课本上的马鞍山,耐人寻味的“诗城”南京文旅-08-09)须无、无濡,李嘉言认为:古之地名多有迁徙,椒丘必原在江北,即汉志所谓之全椒,至孙策乃移之于江南。钱穆即尝谓今江南之沅湘水即古时江北之涢襄水,见其《先秦诸子系年》三五六页。此外,如《水经》谓江南有须无水、无濡水,而注又谓江北有濡须水,亦江南北地名相同之一例。[5]按此在濡须水当于须无水、无濡水有渊源,待考。▲《三国演义》中的濡须之战早已家喻户晓侵离水,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汉书·地理志》临尘县:“又有侵离水,行七百里。”《水经·温水注》:临尘县“有斤南水、侵离水,并径临尘,东入领方县,流注郁水”。[6]备注:上述其余水系尚未发现较明确的线索。△无会、重濑、夫省、无变、由蒲、王都、融、勇外。此皆出日南郡西,东入于海。容容水在南垂,名之,以次转北也。△右二十水,从江已南,至日南郡也。日南郡,西汉元鼎六年(前)置,治所在西捲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水经·温水注》:“区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东汉属交州。三国吴赤乌十一年()移治朱吾县(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西晋太康初移治卢容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蒲江合流处),后复还治西捲县。东晋永和中迁治比景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南朝宋治西捲县,南齐以后废。”[7]无会、重濑、夫省、无变由蒲、王都、融、勇外等上列各水,陈桥驿等认为均发源于日南郡西,东流人海。容容水在南部边疆,其余各水,均按次排列于此水之北[8]。……[1]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2]摘自李子龙:李白诗中的姑孰、牛渚考,薛天纬主编;中国李白研究会,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编,中国李白研究年集,黄山书社,.12,第页[3]李子龙:牛渚与太白楼述考,中国会议中国李白研究(年集)[4]吴桂兵:汉晋变迁考古学研究的地域意义——以安徽马鞍山地区吴晋墓葬为材料,江汉考古[5]李嘉言:《离骚》丛说,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5)[6](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主译,水经注全译,山西人民出版社,.09,第页[7]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8](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主译,水经注全译,山西人民出版社,.09,第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