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衡水城市发展建设的脉搏,感受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
驻足回看,年,衡水城市建设一座座“口袋公园”串珠成链,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如今的衡水,城与乡如一枝并蒂莲,两处各芬芳:一边是广袤沃野,一边是高楼广厦;一边是美丽乡村承载着村民的幸福生活,一边是城市品质功能加速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年以来,衡水市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县城品质、提升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稳定增长,促进建筑、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城乡建设快马加鞭,城市更具韧性、环境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更具品质。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城乡建设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细微之处,窥见真章。干净整洁的道路、优美和谐的建筑、花团锦簇的公园……如今,不仅是衡水市区,走在县城大街小巷,我们也会不经意间触碰到这些身边的美好。
“我们县城现在一天一个变化,环境越来越美,街道越来越整洁!”近日,在枣强县县城,居民杨雪忍不住发出赞叹。枣强县城的羽化蝶变,只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年,我市深入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相继开展了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在统筹城乡发展上,逐渐闯出一条新路,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得到实惠。
同时,聚焦“小而美”,围绕风貌特色塑造、产城融合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等,快速推进县城建设提质、承载能力省级,打造独具特色、魅力彰显的特色县城。
冀州老街、直隶六师(旧址)街区曾是老冀州人心中最美好的城市记忆。年,冀州老街、直隶六师(旧址)街区成功入选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景县入选全省县城建设样板培育县,安平县完成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任务,农村住房建设品质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水平持续提高。
咬定目标,精准发力,三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衡水市故城县农行家属院,外墙粉刷修缮,焕然一新,道路平整,车辆停放有序,冬日阳光洒在正在小广场奔跑着的孩子们的脸上,老人们正使用崭新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如今,小区有了健身器材,有了分类垃圾箱,路面硬化平整了……改造后,我们的小区更加整洁舒适!”3月28日,周女士说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心中感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幅破旧的景象,没想到现如今,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暖心工程。年,套棚改安置房建成,个城镇老旧小区重焕风采,32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成并交付。冀州区冀建胡同小区荣获省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小区,桃城区格林家园、广厦家园二、三期、深州市雅园与审计路改造设计方案荣获省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设计方案。
原来的冀州区冀建胡同道路狭窄、居民活动空间狭小,停车难、乱停陈现象严重,面对这些改造痛点、难点,冀州区住建局多方调研协商,因地制宜,开出了改造“药方”,拆除围墙“中梗阻”,疏通群众安全路,并利用闲置空地,挤出便民空间,迈出了小区改造规划提升的关键一步。“改造后的小区,处处给人清新的感觉,老旧小区改造暖了民心,提升了城市颜值。”这句话已经成为冀建胡同的居民们共同的心声。
健全体系,应保尽保,居民住房品质显著提升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生活需求。我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不断完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居住品质显著提升。
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稳住经济大盘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开展“线上+线下”房博会活动,激活潜在购房需求;开通衡水智慧房管综合服务平台和“衡房掌上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