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的中心城区

有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叫东湖

据说毛泽东主席生前最喜欢这里

曾四十四次来此地居住

他称这里是白云黄鹤的故乡

可以游泳,可以观景

由衷感叹:极目楚天舒

屈原曾在这里“泽畔行吟”

楚庄王曾在这里督战击鼓

三国的刘备在此设坛祭天

南宋诗人袁说友赋诗

赞美东湖:渔舟点点映飞乌

一位作家形象地比喻

长江是中国的肠子

东湖是武汉的胃部

消化过多少历史故事

也健壮了一座城市的肌肤

这里有九女墩陶铸楼

屈原纪念碑朱碑亭众多文物

这里的风景独特的美

樟树桂花树水杉凤尾竹

湖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绿植茂密丰盛值得一睹

蜿蜒曲折的湖岸线美不胜收

百余个岛渚星罗棋布

港汊交错九十九道弯

环湖大小山峰绵延起伏

中国许多大事在这里决策

炮击金门人民公社小平复出……

我曾在绿树遮掩下的一座楼前驻足

这里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住处

斯人已逝气场犹在

边瞻仰边思索胜读万卷书

一幅幅旧照记录昔日风云

光辉思想照耀万里征途

视察工厂询问生产收益状况

走进普通民众家里访贫问苦

在公社的田野里查看庄稼长势

与社员在一起的笑声拂过千顷稻蔬

藤椅上绽开的笑容过目难忘

吟出的词句胜过唐诗宋赋

我曾在“陶铸楼”前仰头凝望

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

无情白发催寒暑

散文名篇《松树的风格》

哺育教诲后代无数

不屈服于恶劣环境

不畏任何艰难困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为真理而斗争永不服输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宁死不向丑恶势力屈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大力繁荣文学艺术

虽然生命只停留在六十一岁

历史却记住了他的能文能武

在东湖,我还追寻过一位前辈的足迹

他来自河北衡水景县那片热土

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十二个春秋

曾陪同毛主席两次把长江横渡

一贯倡导“读书谈心想问题”

饱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名著

他留下的读书笔记和文集上下两卷

一直是我不可多得的案头书

那些年武汉几乎年年闹洪水

他把自己铆在抗洪救灾指挥部

风里来,雨里去

与群众一起把决口堵

他还是三峡工程的积极倡导者

一生为促成这件大事鼓与呼

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坦承自己工作中的教训与失误

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常说吃咸菜小米粥最踏实最舒服

心里牵挂的是群众摆脱贫困

国家不强人民不富死不瞑目

在东湖,想起这些老前辈

我收获了许多新的感悟

以前总以为“公仆”是个名词

现在突然觉得“公仆”应与动词为伍

不仅要说得中听

还必须有行动相助

嘴上喊得再响啊

不付诸实干也不靠谱

这“公仆”实实在在是个动词

只喊而不动的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个春天,一丝愁绪锁东湖

肆虐的病毒似乎在检验我们的队伍

你是真公仆,还是假公仆

大疫来袭之际看得很清楚

担大任者不乏其人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忍辱负重为百姓

千难万险不叫苦

信心坚定战疫魔

精准施策不含糊

从高层到社区街道

有一批值得信赖的好干部

他们是国家的脊梁

众多民众的主心骨

也有一些大考面前不及格的人

满身官僚气不投入

安全这个弦绷得不紧

听到预警不是辟谣就是麻木

对工作任务心不在焉

回答问题没有底数

拿不出对策和办法

许多方面迟迟落不到实处

还有的临阵脱逃去躲避

无异于战争年代当叛徒

也有个别的办事不靠谱

竟用垃圾车为小区群众送食物……

这样的公仆该怎样对待历史

起码今天应该无颜去见东湖

要知道,刚刚搞过专题教育

写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书

如果没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

他们的官帽依然戴得很舒服

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

大灾大难面前走几步

品质是否愧对共产党员的称谓

能力是否匹配党和人民给的职务

大疫就是一个大考场

战疫就是一部教科书

人们可以不必说感恩

但一个地方有一支好的公仆队伍

无论如何都是百姓的福

东湖的水,看起来很平静

但她的深处一定波澜起伏

公仆这个名词看起来很普通

但真正把它变成动词需要思想高度

东湖的水,更像一面镜子

随时提醒后来者初心留住

要保持生命的生机活力

就永远不要离开赖以生存的沃土

无论是人,还是树木……

.3.17-18于北京知行斋

(插图均为作者马达画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