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衡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对外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建市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据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亿元,比年增长倍,比年增长.9倍,比年增长8.1倍,—年年均增长10.4%,—年年均增长53.3%,—年年均增长35.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年增长倍,比年增长.2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衡水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促进工业规模的扩大,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持续到年,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0.5%,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4.3%,分别高出第一、第三产业比重36.9、26.0个百分点。从年开始,全市更加注重提升经济质量,制定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28.3%提高到46.1%,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9:41.0:46.1,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农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内部结构合理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夯实稳固,衡水逐渐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小麦、玉米、谷子、薯类、棉花、花生、大豆、苹果、梨、桃等。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年达到4.3亿元,年建市突破百亿元,年突破二百亿元,到年达到.3亿元,是年的.6倍,年均增长7.9%。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年粮食总产量万吨,比年增长9.3倍;棉花总产量5.2万吨,增长6.5倍;肉类总产量达29.7万吨,增长千余倍。近几年,全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重点发展高效益畜牧农产品生产,着力建设京津“菜篮子”基地。年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4%。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相继建成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现代化示范区,培育壮大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4%。

工业经济大幅提升,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初期衡水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工业企业中几乎全部为个体手工业,工业企业仅有12家,基本处于手工作业的落后阶段。经过70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类型逐步多元化,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企业规模飞速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3%。现已形成了以丝网、玻璃钢、橡塑制品、采暖铸造、纺织服装、化工制药、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食品饮品、工艺美术等行业为支撑的加工业制造业体系,涌现出安平丝网、桃城工程橡胶、枣强玻璃钢、景县铁塔钢构等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部分行业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导者和先行者。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4%,其中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领域增速均在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4%。

第三产业迅速成长,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衡水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不断放宽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市场准入,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得到改造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传输、文化旅游、居民健康消费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年年均增长23.5%,—年年均增长11.3%,—年年均增长15.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亿元,是年的七千多倍,比年增长14.6倍,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年的25.7%提高到年的46.1%,提高20.4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实现15%以上较快增速,对服务业拉动力较强;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8.3亿元,完成业务量.4万件,分别增长37.2%、30.5%。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国以来衡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万亿元,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兴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孔颖达公园、奥体中心体育场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人民路东延、大庆路东延主体完工,城市道路更加畅通;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十八大以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承载能力逐步提高,高标准实施了大广高速衡水段、石济客专(衡水北站)、国道线路升级改造、衡水湖生态城“三横一纵”等交通重点工程,京津冀交通枢纽、雄安新区“南大门”地位不断巩固。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0.1亿元;全市移动电话用户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0%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年与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9.91%提高到52.06%,提高了22.15个百分点,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凭票供应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一度成为消费的主要特点,—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到5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调节在商品流通中占据主要地位,促进了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亿元,比年增长.5倍,比年增长19.7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比年增长8.6倍;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推进落实,农民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多,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比年增长.8倍,比年增长倍,比年增长8.3倍。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末人均储蓄余额达到7.0万元,比年增长倍。收入的持续提高,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衡水在改革开放前外向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并不突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建市以来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对外贸易的优惠政策,对外出口不断扩大。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23.7%。目前,全市对外贸易主要覆盖俄罗斯、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东盟、韩国、印度、巴西等十大出口市场。十八大以来,全市逐步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合作,年“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出口额达到.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8.7%。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年机电出口28.6亿元,高新产品8.3亿元。高技术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9亿美元,是年的28.9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6亿美元,是年的26倍。

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的完整教育体系。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2.9万人,比年增长33.5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在校生3.2万人,比年增长8倍;普通中学所,在校生34.6万人,比年增长2.5倍。近几年,全市着力盘活主城区学前教育资源,对住宅区已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全部由政府统筹管理,更多地用于举办公立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所,在园儿童超过十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水平迈出新步伐。全市拥有普通中学所、小学所,分别拥有专任教师2.5万人、2.0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34.6万人、36.3万人。进一步做大做强高中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品质,高中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谋划衡水学院新校区建设,推动衡水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实现特色优质发展。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年市本级科技支出大幅提高,由上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着力打造“一谷一港一中心”三大平台,构建“中科院+”“院士+”等协同创新共同体。截至目前,建成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院士工作站18家、科技孵化器19家、众创空间39家、星创天地47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公共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组建全省首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立17个医联体,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城乡预防、保健、医疗网络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大幅增长;医院医院,市医院管理,全市综合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个,乡镇卫生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2.4万人,是年的37.9倍;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1万张,是年的.3倍。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0个,文化馆(群艺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5个。不可移动文物点处,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成功举办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衡水站)、衡水航空运动嘉年华暨全国动力伞精英赛、国际智力运动联盟世界大师锦标赛、中华民族大赛马等活动,群众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孔颖达公园等建成开园,奥体中心体育场主体完工,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用,结束了全市没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大型演出场馆的历史。

持续调整提高最低工资、职工退休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确保低收入群体工资稳定增长,职工工资待遇持续改善。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6万元,达到元,是年的倍,是年的38.1倍,是年的1.9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来源:衡水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