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2万。景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橡塑管业基地”、“中国铁塔制造基地”、“中国叉车货叉制造基地”。
一、历史沿革
1、秦属巨鹿郡。西汉置脩(xiū)县,治今县南,属信都郡。东汉属勃海郡。北魏徙治今景州镇。
2、隋开皇五年(年)改“脩”作“蓨”(tiáo同蓚),属冀州;大业初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宋属冀州。金属景州。
3、蒙古初蓨县升为元州,寻复为县,属观州。太宗八年(年)观州徙治今景县城。蒙古至元二年(年)观州改为景州。4、明洪武二年(年)蓨县省入景州,属河间府。清因之。5、年景州降为景县,先后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河北省。
6、年属衡水专区,年属沧县专区。年并入吴桥县,年复置景县,年复属衡水专区(年改地区)。年划归衡水市。
二、古迹名胜
1、景州塔(开福寺舍利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州衙西北角(今景县中学)。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景州塔”。该塔十三层,八面棱柱体高63.85米,底座周长50.1米。塔基铺巨石成台,下有一深井。砖砌塔体,每层内砌环形走廊,与四面洞户相通;层间阶梯数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刹网罩托,高3.3米。刹网与洞户被天风鼓荡,作水涛声,顾有古塔风涛之说。
2、封氏墓群。封氏墓群位于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余亩。
3、北齐高氏墓群。北齐高氏墓群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南约十五千米的王瞳镇、杜桥乡一带,是北魏至隋代的渤海高氏族墓。存世有封土墓10座,分布范围较广,总面积约37万平方米,分为四个保护区。
三、渤海高氏郡望。渤海高氏,是我国高姓最大的郡望,也是高姓的主流和高姓五望之首,五望皆出于渤海,故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称。东汉时期,渤海高姓始祖高傒的第25世孙高洪当了渤海郡的太守,定居于渤海郡的蓨县,他的家族就留在这里了,于是形成了渤海高氏。上起于后汉,下至隋、唐,渤海高氏即为当时北方的名门望族之一。见于《晋书》、《北史》、《魏书》、《北齐书》、《隋书》、《新唐书》等史书的记载中,渤海高氏中有官爵者有一百四十多人。北魏至北齐,高氏发展到鼎盛时期,渤海蓨人高洋建立北齐,为北齐显祖文宣皇帝。至隋朝,继隋开国元勋、左领军大将军、宰相、太常、渤海郡公高颎之后,渤海郡王及以下的爵位多授予渤海高氏。
四、历史名人
1、董仲舒(公元前年-前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2、北齐神武帝高欢(年—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东魏武定八年(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3、池峰城(—),著名抗日名将。历任第三集团军第三十军中将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战区长江上游江防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河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在台儿庄会战中,率不足万人苦守孤城达20余日之久,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年1月策动军统北平站长徐宗尧起义,率所部参加北平和平解放。
4、王任重(—),历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政协副主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