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家乡景州授课时,常食用家乡小吃“寒具”,并根据“寒具”散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将其命名为“馓子小吃”,流传至今。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是一千多年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所写的《寒具诗》,其中寒具就是我们现在的馓子。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可见馓子的历史在小吃界历史是极其悠久的。而两千多年前大儒董仲舒对馓子的命名,更使景县馓子声名遐迩,历代流传。
董仲舒少年寒窗苦读,三年不窥园,学遍诸子百家书,五经六艺。年近二十岁的时候学业有成,才学横溢,名声在外。后在父老乡亲苦苦挽留下,留在十里长村(今天的董学村,两千年前叫十里长村)学校当老师。董仲舒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他教出的学生,个个能熟背“四书”“五经”,还能讲出深刻含义。时间不长,他的讲学水平远近出了名,不仅本地十里八乡,数百里之遥的齐鲁燕赵慕名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学校人满为患,学生多得学堂都盛不下了。
这一日授完课后,董仲舒与他的弟子吕步舒,一同出去赶集,见到集市卖牛卖马的、卖布匹农具的应有尽有,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董仲舒自小就喜欢吃寒具,自是被这寒具的香味所诱惑,对炸寒具的师傅说:“老人家,请给我称上一斤。”
“好的。”老师傅一边应着,一边让小伙计放劈柴烧土灶,待铁锅中的油滚动,将醒好的面条在手上抻、缠,套在筷子上,放入油锅中,待炸到脆黄时,一盘寒具就做成了。
董仲舒一边与吕步舒吃着,一边问道:“粔籹蜜饵,有兮,步舒可知道这是谁的诗啊?”
吕步舒忙答道:“此为楚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的诗作。”
董仲舒一边品味着寒具,一边点头称赞,道:“就是今日所吃的寒具也,相传用这寒具来招待君王的魂魄,可见其美味也。”
两人正边吃边聊,炸寒具的老人来到桌前,施礼问道:“请问先生大名?”
董仲舒忙起身还礼道:“我是董仲舒。”老人听后“啊”了一声道:“原来是贤人董仲舒,我的小儿子就是跟着您学习的。今日先生来到我的小店,是我的莫大荣幸啊,还请先生为我这个小店题个名号啊。”
董仲舒略一沉思,说道:“寒具为食,其散条纤细、入口即碎,可叫为馓子小吃也。”于是,欣然在竹简上题写“馓子”二字赠予店主。自此,寒具称为馓子的名号传播开来。
后来,董仲舒下帷讲诵十多年,馓子是其必备之肴。35岁进长安对策,以治《春秋》而名,使汉武帝接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景县馓子一直是他最爱的小吃。
时间荏苒,景县馓子历经千年,依然为人民所喜爱。据载,该特产还曾一度作为贡品,供宫内享用。旧时的北平所售馓子大都是由景县人制作的。吃起来香脆、咸淡适中、入口即碎,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如今,在节假日,景县农村探望产妇、病人时,还习惯于提上两包馓子,寓意团圆美好。
每一个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与故事。美食于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而作为馓子的制作者,他们传播情怀,更要求自己深入其中,乐在其中,心无旁骛,才能使美味源远留长,久盛不衰。
馓子,先将面和好醒着,每隔30分钟揉一次,共揉三遍。再切成几大块,醒一个小时后,用手搓成如小拇指粗细的面条,盘入有油的面盆醒着。平底锅放油,待锅中的油熬沸后,便将醒好的面条在手上一边抻一边缠成馓子坯,然后另一个人套在筷子上,放入油锅中铺条,扭成花样,待炸到脆黄时即成。朱文利
来源:衡水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