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农田灌溉比例最高的国家,农田灌溉面积为10.3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4%。中国也是农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在粮食生产中,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了97%、90%和85%。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从未间断,不论是覆盖全国的水利建设,还是数以万亿计的农机研发投入,抑或是当前正在快速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这些国家投入,一步步地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七十多年来,国家持之以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农机研发、推广和农业经营模式探索,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奇峰说。崔奇峰(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粮食安全研究。受访者供图灌溉系统覆盖10.37亿亩耕地水是生命源泉,也是农业命脉。千年农业史,水利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在北京周边山区,可以看到许多横跨山间的渡槽。这些渡槽就是灌溉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至今仍滋养着京郊大地。在全国,类似的水利设施遍布粮食产区,正是它们,把水引到深山峻岭中的农田里,引到原本无法浇灌的旱地中,把靠天吃饭的土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水浇地。到目前为止,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3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4%,远超全球19%的平均水准。从区域角度看,我国建成的大中型灌区有多处,这些大中型灌区,已成为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阵地,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灌溉对粮食产量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年6月,一位山西运城闻喜县的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年,他种的30多亩水浇地,亩产超过一千斤,而很多年前,这里都是旱地,亩产常常只有百十来斤,甚至还经历过全年颗粒无收的情况。节水灌溉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至0.农业灌溉为保障粮食产量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国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粗放式的灌溉方式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替代原有的大水漫灌。截至年底,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亿亩。甘肃定西市曾以“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而著称全国。这个过去常年缺水的地区,许多时候,连播种都需要等待降雨,如果播种期没有降水,则可能会一年颗粒无收。但如今,通过灌区建设,管道输水等方法,建成了大片灌溉农田。数据显示,到年,定西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4处,有效灌溉面积81.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9万亩。崔奇峰说,“年4月,我和我们团队的科研人员,一起到河北省三大产粮大县之一的衡水景县调研,景县地处华北‘漏斗’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因此,当地近来年大力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与大水漫灌相比,一般可节水40%。”在更大的范围内,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明显,过去有“吨粮千方水”的说法,意思是每生产一吨粮食,需要消耗一千立方的水。如今,我国用水效率远超以往,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年至年,我国粮食一直在增产,但农业用水总量却下降了7.88%,当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高标准农田10亿亩机械化田地旱涝保收年6月8日,河南安阳滑县白马坡,50多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中,收割机正忙着收获小麦。据了解,该县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白马坡农田,正是其中的一部分。滑县被称为中国小麦第一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超过万亩,产量超过30亿斤。今年,白马坡高标准农田中,小麦最高产量可达公斤。这一产量,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旱涝保收、便于机械化的高标准农田尤为重要。年9月发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显示,到年底,我国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那么,高标准农田究竟是怎样保障粮食产量的?崔奇峰介绍,首先是显著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比如,机器能下田了,灌溉效益更好了,这对西部地区意义尤为重大。以甘肃白银会宁县为例,年底,会宁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5.5万亩。年,会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4%,比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的背景下,机械化提高了农民种粮意愿,减少了土地撂荒。年,会宁县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公斤,比年提高了%,粮食完全自给、农户有余粮出售。在江西,高标准农田再一次创新,崔奇峰介绍,年8月,团队在江西省调研时发现,当地形成了一套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建设管护机制。年,当地遭遇洪灾侵害,但随着降雨过程结束、水位下降,农田可以做到快速排涝、迅速补种,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保障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崔奇峰说。沃土工程提升土壤质量还不减产中国地少人多,要保障粮食安全,就意味着从土地上获取更多的产出。这就要求许多原本中低产的农田要提质增产,原本高产的农田,则需要缓解超负荷生产带来的土壤变薄、变贫瘠问题。事实上,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就一直在进行土壤改良工作,比如延续至今的南方红壤改良,近年来的黑土地保护等。在湖南永州祁阳,有一座成立于六十多年前的红壤试验站,从建站之初,就承担着南方红黄壤改良的任务。红壤是中国土壤中面积最大的部分,约有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8%。其中,红壤区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8%。生活在红壤区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0%。红壤区并非富饶的土地,红壤站所在的祁阳,新中国成立之初,水稻单产只有斤。几十年来,这里探索出了许多红壤改良的方法,比如稻-稻-紫云英轮作、比如生石灰配合化肥等。到年,祁阳24万亩中晚稻,平均亩产达到斤。而一些高产耕地,通过再生稻等生产方式,甚至可以达到吨粮田的水准。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则创造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模式。一位哈尔滨的农场主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秸秆全覆盖、条耕等方式种植玉米,看似种植面积减少,但产量并未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同时还使黑土地得到了保护和休养。崔奇峰介绍,中国农科院北方水稻中心研发的“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突破了低温环境保持生物活性分解秸秆的难题,可在10℃以下用70-90天完成95%以上有机物降解,提升土壤质量还不减产,氮磷钾肥分别减施57.76%、30%与60%,有机质提升0.1%。该技术可快速培肥耕层,走出传统秸秆还田后土壤培肥与作物增产难以协调的困境。如今,类似技术已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开始推广,改变着黑土地的生产方式。机械化进程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6亿千瓦农业增产中,化肥、农业等化学投入品的作用往往更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9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