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280922_lab.html
尚书左仆射高颎高颎(?~),隋朝宰相。字玄昭,又名敏。自称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可能与北齐皇族同宗,为汉化的鲜卑族。父亲高宾时,背叛北齐,投归北周,做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被赐姓为独孤氏。高颎在北周时,任丞相计司录、司马;隋文帝时,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隋炀帝时,任太常卿。高须辅佐隋文帝杨坚取得政权,统一华夏,是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隋炀帝杨广即位不久,他被以不敬不尊等借口杀掉。高须具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为相二十年,多有建树。隋朝得以繁荣发展,高颖功不可没。一、受知杨坚镇压叛乱高颖还是儿童时,家中有一棵柳树,高达百尺,亭亭如盖。有一个长者见此,便说:“这家应当出贵人。”高从小聪明能干,十七岁开始做官,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立过战功,受过爵赏。总揽朝政,权倾内外。有个叫元谐的人对他说:“你没有党羽,就像水中的一堵墙,太危险了。你要多多地培养左膀右臂。”只不过为了表示忠心,特意加以提醒罢了。在杨坚网罗的党羽中,高颎是一个重要的成员。杨坚与高颎早就相熟,因为高颎是独孤信的家客,当然,杨坚之所以看重高颎,不仅仅是因为他与自己私人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他的才华、他的胆识,看中了他不但能文、而且能武。高颎欣然接受杨坚的招纳,并对杨坚说:“我很愿意听从你的指使,即便你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颎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的。”官虽不大,却很受重用。高颎为何如此死心塌地地追随杨坚甘冒风险呢?史书虽无明文记载,但原因不外两条:一是已开始得势,成功的希望很大;二是高颎任职在北周,亦即为北周宇文氏之世仇,因此他在北周不可能有重大发展。杨坚做北周丞相时,遭到了北周一部分统治者的激烈反对。首先举兵反叛的是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影响特别大。杨坚命韦孝宽率军前往平叛,韦孝宽到达河阳,不敢前进。杨坚以诸将意见不一,命令崔仲方前去监军,崔仲方临行前往山东辞别父亲。当时,高颎见到这种危急情势,便自告奋勇,甘负重任。杨坚欣然同意。高颎当即衔命出发,来不及回家,最只派人去向他的母亲告别,说:“忠孝不能两全。”高颎到达军中,奖罚严明,对将官有升有黜,由此军心大振,形势迅速改观,原来韦孝宽的军队停顿在沁水的西边,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种胆怯、观望的架势。高颎到达后,为了改变形势,命令立即造桥渡河。他估计敌人将会从上游以火烧桥,便预先防备,使敌人的破坏未能得逞。大军渡过沁水后,高颎沿用古人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故事,烧掉新造的桥,以示决一死战。随即深入敌境,与部将宇文忻、李询等人商量,设策以破敌军。尉迟迥据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军威尚盛。那时,两军对阵打仗,旁边往往有许多老百姓观看。这次宇文忻征得高颎的同意,先挥军攻入旁观人群,由此引起旁观人群大乱,宇文忻乘机大呼:“敌人被打败了!”于是尉迟迥大军受到四方逃散人群的冲击,队伍大乱,高颎、宇文忻等挥军乘势攻入邺城,把尉迟迥打得大败。高颎凯旋归来,杨坚赐宴。他以功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升为相府司马。此后,杨坚对他宠遇日隆。二、辞相让贤安定国政北周大定元年(),杨坚登上皇位,正式建立隋王朝。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当上了宰相。当时,隋文帝杨坚极为宠信高颎,经常呼他为独孤而不呼其名。高颎畏避权势,上表请求将相位让于苏威。文帝欲成其美德,听任他辞去仆射之职。过了几天,文帝说:“苏威不仕前朝,独孤颎能够推举贤才,让位给他。朕闻进贤之人要受上赏,怎能让他辞官而去呢?”于是命高颎官复原职。不久,又拜高颎为左卫大将军,仍那时,突厥经常侵扰、掠夺隋朝边境,文帝下诏命高颎前往担任宰相。抗击高颎率兵击败突厥,使其不敢频繁入侵。高顾回朝,文帝赐给他一百多匹良马,一千多头牛羊。隋朝建国之初,高颎与苏威协力同心,大小政事,文帝都是先同他们商量而后施行。故而数年之内,天下安定。隋朝是直接继承北周政权的,而北周的法律则繁杂而不得要杨素、裴政等人修订法律。他们所修订的法律,不仅为隋朝所施行,而且亦为后世所沿用。在文领。文帝下诏,要高、郑译、帝下诏检查户口以防止偷漏赋税时,高颎又提出“输籍法”,凡民间赋税皆记其数于籍账,使州县长吏不得随意增加减少。苏威的父亲原在西魏任官,曾主持增加赋税,但他认为增税只是解一时之急,他临死嘱咐儿子,如以后当官,有可能的话要想法减轻税额,故苏威主张减税;他的这一意见由于得到高颎的赞助而得以实现。苏威关于改革地方建制的意见,与另一大臣李德林的意见发生了矛盾,也是由于高颎的支持,才得以付诸实践。高颎主持办的事很多,只是由于他的文稿没有保存下来,故而史书多阙载。他办事很认真、很勤恳,退朝以后,常常将一个小本子置于卧榻之侧,想起了什么,就记在上面,以便天明以后办理。高颎经常坐在朝堂北面的槐树下处理政务。但那棵槐树不依行列,看来很不整齐,负责官员要砍伐它。文帝特意命令不要砍伐,留之以示后人。隋朝建立之后,文帝在高颎等人的辅佐下,政局安定,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摆在隋王朝面前的课题是,要使统治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只是注意管辖统治区域内的事是不够的,还必须北服突厥,南平陈朝。在完成这两项任务的过程中,高颎的功绩尤其突出,特别是在平陈方面,他起到了重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