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12万亩酿酒高粱收割现场。杜得天摄
景县茂林农业合作社的谷子收获现场。高雷摄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产业提升、农村改革、乡村建设等工作,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环境宜居美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优。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今年我市夏粮再获丰收,收获小麦.2万亩,总产达.5万吨。推广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邀请省专家就种植技术进行了培训。“菜篮子”拎得更稳,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9万亩、总产.7万吨,实现“双增”;新建和改造提升蔬菜设施0.95万亩,提升了周年生产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全市能繁母猪存栏15.4万头,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市场供应充足,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开展了遏制耕地“非农化”行为、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专项行动,将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到地块;安平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故城县茂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阜城县阜星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武强北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共抽检农畜产品批次,检出超标样品两批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9.9%;全市新增“万元田”1.3万亩,达到34.3万亩。同时,我市深化“果蔬进京”行动,加快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北京新发地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及城市安全保供仓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以来,新发展优质果蔬基地1.2万亩,销售额达到1.4亿元。
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于科技。我市着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争取国家级资金万元,打造33个推广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转化应用。在11个产粮大县成立科技服务团,在个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实现粮食生产大县科技专员村级全覆盖。
今年,我市农村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乡镇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制度进一步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认定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51家、市级示范社家,国家和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分别达到48家和家;新增注册家庭农场家,认定年度县级示范农场家,充分激活了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我市新建户厕31座,改建户厕座,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道路硬化个村,占任务的98%;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已完成个村,占任务的99.7%,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个(省定任务个),目前个村已完成建设任务,其余21个村均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记者:段文雅
编辑:张旭辉
tiao
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