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景县 >> 景县简介 >> 文化大观景县疯秧歌

“疯秧歌”是流传于景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原名叫“凤阳歌”,因舞蹈动作风趣、泼辣,身体动辄呈三道弯,能制造一种强烈的欢乐气氛,所以称作“疯秧歌”。它不是产生于景县本土,而是从安徽凤阳传入的一种带有浓郁皖北风情的民间舞蹈。

相传,清康熙年间,景县孙镇西街村有一个叫李孔嘉的人在安徽凤阳做知府。他告老还乡时,有四个凤阳的轿夫一路把他抬回家。后来那四名轿夫落户孙镇西街,他们都会扭流传于家乡一带的“凤阳歌”,这样,“凤阳歌”逐渐由他们四人传播到整个孙镇,成为孙镇人农闲时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疯秧歌”逐渐成为一种融皖北与华北风情为一体、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蹈所体现的内容是一家人庆丰收时的情景。在前面领头指挥的手拿转铃和雨伞,“爹娘”挎着鼓、拿着锣,几位姑娘也拿着铜云锣紧随其后,一家人在锣鼓的配合下边扭边唱,其乐融融。“疯秧歌”的伴舞乐器都是特制的,如腰鼓两头粗,中间细,长一尺左右,铜云锣大小不一,击打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锣和鼓配合形成富有节奏的韵律和鼓点,演到高潮时,观众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摄人魂魄的“鼓点”。

“疯秧歌”的唱词都取自历史故事,共有十段。如:“写了一个一字一杆枪,韩信托枪追霸王,追得霸王没有路,拔剑自刎落乌江。”“写了个四字两扇门,提起那个老包吓死人。陈州放粮三个月,斩了国舅是奸臣”……孙镇自从有了“疯秧歌”,就产生了一批继承和弘扬这种民间艺术的艺人,如清代的杜二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杜秀兰(杜二宏的重孙女)、解成禄、刘书林、王立全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孙镇“疯秧歌”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辞世,“疯秧歌”出现了传承危机。今天它能够从乡间跨到民间艺术的大舞台,并以独特的魅力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应该感谢景县文化馆的编导胡桂新、刘志广。年,胡桂新听说孙镇有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疯秧歌”,便与刘志广急匆匆赶赴那里。得知村里扭“疯秧歌”扭得最好的杜凤兰已远嫁阜城砖门村,他们便又赶到那里。当时杜凤兰老人已经瘫倒在床,她被胡桂新这种不辞辛苦弘扬民族民间艺术的精神所感动,遂详细地介绍了“疯秧歌”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胡桂新与刘志广两人就这样在砖门村挖掘整理了十几天时间。谁知第二年老人便不幸辞世了。

后来,胡桂新等人回到孙镇,与其他尚在世的民间艺人一起共同研究“疯秧歌”的唱词和动作,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得以继承下来。为使“疯秧歌”这一“街头艺术”登上舞台,胡桂新等人进行了系列创新,如去掉领头的人手中所拿的转铃和雨伞,用现代乐器伴奏等。年5月,她与当时地区群艺馆的郑广义、常立芳一起,按照“疯秧歌”的动律特点创作了富有儿童特点的舞蹈《疯娃》。“小妞妞,扭呀扭,扭得就像风摆柳;看一看,转一转,像个狮子滚绣球。”这是《疯娃》中的一段唱词。《疯娃》在当年六一儿童节作为“首届农村娃进中南海演出”河北省选送的节目之一,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受到热烈欢迎。

“疯秧歌”从景县乡间走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民族民间艺术大舞台一颗璀璨的明珠。年10月,“河北省首届民间舞蹈调演”在省军区招待处举行,景县的“疯秧歌”获得一等奖。汇演后,省文化厅把“疯秧歌”列入河北省六个优秀民间舞蹈之一并在全省普及。之后,景县“疯秧歌”在文艺界引起轰动,专程来景县学习、研究“疯秧歌”的人士络绎不绝。年秋季,在衡水市首届群众体育艺术节上,景县“疯秧歌”获得一等奖,旋即去省会参加河北省首届群众体育艺术节并获二等奖,省歌舞剧院根据“疯秧歌”创作的舞蹈还走出国门去美国等国家演出。像衡水北苏闸的安乐秧歌一样,“疯秧歌”作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代表,被收录进《河北省民族民间舞蹈资料汇编》及《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中。

如今,“疯秧歌”在景县后继有人,孟艳、王海霞等人是继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领域里的代表。

赵云旺编辑:马晨曦

来源:衡水资讯网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作者/来源:衡水凌烟阁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