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适是唐朝中期的名臣和边塞诗人,出生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少年时随父亲客居岭南,后来游历过浙、闽、荆、襄等地。

开元七年(年),高适第一次赴长安求仕,但未能考中进士。开元十九年(年),他北上幽州,投奔信安王李祎,随军征讨契丹,创作了《营州歌》《塞上》等诗。

开元二十三年(年),高适再次赴长安应试,仍然落第,于是回到宋州以耕钓为生。高适在宋州期间,结识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并与他们同游各地。天宝八载(年),他应征中有道科,被任命为封丘县尉。不久后,他辞去县尉之职,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担任掌书记。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拜左拾遗、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陷后,高适随唐玄宗西逃至成都,并向唐玄宗陈述了潼关失守的原因。唐肃宗即位后,任命高适为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扬州都督府长史,平定了永王李璘的叛乱。

因为敢于直言得罪了权臣李辅国,高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后来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广德二年(年),他被召回京城,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宝应元年(年),封渤海县侯。

大历元年(年),高适病逝于长安,享年六十余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01《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胡人吹笛戍楼间”,描写了边关的一幕,胡人是指西域的异族,他们吹奏着羌笛,音调悲凉。戍楼是边防驻军的瞭望楼,也是诗人和王七所在的地方。

“楼上萧条海月闲”,楼上指戍楼之上,萧条是形容景物寂寞冷落,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海月是指明亮的月光,闲是指清幽,也有孤独之意。

“借问落梅凡几曲”,转换了语气,由描写转为询问,借问是犹言询问,表示诗人想要知道更多的情况。落梅是指笛曲《梅花落》,是一首汉乐府的横吹曲,善于表达离别之情。凡几是指共计多少,表示诗人想要听更多的曲子。

“从风一夜满关山”,回答了上一句的问题,从风是指随风而来,表示笛声随着风声传来。一夜是指整个夜晚,表示笛声不断地响起。满关山是指洒满关隘山岭,表示笛声遍布边关。

这首诗以听胡人吹笛为题材,通过对比、拟人、借代等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感慨和对中原故土的思念。诗中既有边关风貌的描绘,又有故土思念的抒发,既有胡乐与汉乐的交融,又有月光与戍楼的映衬。诗歌语言简洁而深刻,音律优美而凄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2《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诗人自称本来是一个在孟诸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都是自由自在的。这句暗示了诗人的出身和性格,也为后面的辞官归隐做了铺垫。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诗人说他这样的人只适合在草野之间放纵高歌,怎么能忍受做一个官吏,在尘世中受到牵绊和烦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屑和反感,也显示了他的豪放和洒脱。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诗人说他只觉得小城镇里没有什么可做的,而身在公门却什么事都有期限。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诗人说那些下拜迎接上级官员的礼节已经让他心力交瘁,而奉命驱使百姓更让他感到悲哀。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诗人说回到家中向家人征询意见,全家都苦笑着说,现在竟是这样。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诗人说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这句表明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也寄托了他对世间万物的超然和放下。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诗人说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在哪里呢,因为奉了君王之命暂时欲去又未去。这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尊重。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诗人说我现在才知道梅福当年辞官隐居读书只是为了这个,他又想起陶渊明曾经弃官归田而创作的《归去来辞》。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和羡慕,也显示了他对自己归隐的期待和信心。

这是一首辞官归隐的诗,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描绘了官场的黑暗和田园的美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理想,也借鉴了古代隐士的典范和风骨。诗人的语言平实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思想独立而高远,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世俗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03《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危冠广袖和楚宫妆,都是形容少女打扮成南方贵族妇女的模样。危冠是一种高冠,广袖是一种宽大的衣袖,楚宫妆是指南方楚国的宫廷服饰。这些都是与北方风俗不同的装束,显示出少女的异域风情和高雅气质。

独步闲庭逐夜凉,表示少女夜晚独自在空旷的庭院中漫步,享受着夜晚的凉爽。

自把玉钗(chāi)敲砌(qì)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敲和唱,都是表示少女的活泼和快乐。玉钗是一种妇女头饰,砌竹是庭院中临阶而生的竹子。少女拿着玉钗敲台阶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声之后,月色显得十分皎洁。这句话描绘了少女的声音和情感,以及她与月光的对比。

这首诗以少女为主角,通过她的装束、动作、声音和情感,展现了一幅清新雅致、孤高寂寞、异域风情的画面。诗人用了简洁明快、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语言,表达了对少女的赞美和怜爱。

总结: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为主,反映了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军民生活,歌颂了战士们的英勇奋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出一种雄浑悲壮的风格。

高适的诗歌还涉及民生疾苦、讽时伤乱、咏史怀古、咏怀游记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高适的诗歌语言简洁有力,不加雕琢,用词质朴古雅,句法平易流畅,音韵和谐协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创造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