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别称桃城,位于河北东南部,东与沧州、德州毗邻,西与石家庄接壤,南与邢台相连,北与沧州交界,被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衡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涌现出了董仲舒、孔颖达、高适等知名人物。三国时期袁绍曾于冀州屯兵百万与曹操抗衡,西汉大哲学家、儒家学派一代宗师董仲舒就生于衡水景县。如今的衡水,虽然算不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在文化教育方面却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近40年前的桃城什么样子?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还有着深刻的记忆,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穿越时空,去重温昔日的桃城生活记忆。
80年代的衡水大地商场,大地商场曾是衡水的地标性建筑。这个商场曾繁华一时,老一辈的衡水人应该也不会陌生,这里承载了当时衡水人的购物回忆,如今这座商场早已拆除了。
80年代的衡水永红路,永红路这个名字对现在的衡水人来说非常陌生,其实永红路就是现在的人民路。当年的永红路上汽车稀少,路面看起来十分空旷。
80年代的衡水老河西街,当年的河西街上还都是平房,店铺和民居掺杂,整天熙熙攘攘,充满了烟火气。现在的河西街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古朴和温馨了。
80年代的衡水东明村,当年的东明村连一条平坦的大街都没有,村中的大街坑坑洼洼,一遇上大雨积水,遍地泥泞,根本无法通行。近40年过去,如今的东明村已经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0年代的衡水,当年看露天电影时的场景。那时候看露天电影是最让孩子们兴奋的事了。天还不擦黑,小伙伴们就成群结队拿着小板凳去占座了。看电影的人有的拿着板凳,还有的拿着躺椅,有的手里拿着煤油灯,有的打着手电筒。更有许多年轻小伙和姑娘,趁着看电影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卿卿我我。
80年代的衡水宝云寺塔。宝云寺位于衡水城西南,相传在其鼎盛之时,寺域广占三十亩,殿堂多有近百座,“樵楼钟声惊千里,成年累月拥香客”。宝云寺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宝塔,雄浑古朴,气势磅礴。明朝永乐十三年(年),因洪水淹没县城,县城被迫迁址,宝云寺亦随城一起搬迁。宝云寺虽迁,但塔未动,一直在原址耸立。
80年代的衡水,正在打太极拳的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