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解放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些特殊的队伍穿梭在战火纷飞的华北平原上。

他们不是正规部队,却同样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他们抬着一米来宽、三米多长的担架在枪林弹雨中穿插救护转运伤员。

他们全力以赴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主力部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仅在平津战役中,察哈尔、冀东、冀中区三地,他们就出动担架副、担架员人,支前总人数达人。

他们就是河北各解放区的随军支前担架团。

“把爱护伤病员,应当看成像爱护自己的家人兄弟一样,在道路上、在宿营地要耐心照顾伤员起居饮食等,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不丢掉伤病员,妥善送到指定地点,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因为伤员打仗流血牺牲都是为了我们,帮助我们翻身的。”

这是年7月冀热察区武委会编印的教材中第一课《担架员应有的责任》的部分内容。

年,随着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开始,晋察冀军区、冀热察军区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保证伤员运送,下令成立担架团。经历土改后的河北解放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更为拥护,全力以赴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主力部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据统计,仅在平津战役中,察哈尔、冀东、冀中区三地就出动担架副、担架员人、大车辆、牲口头、运输队人、粮食万斤、马料马草万斤,支前总人数达人。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安平县远征担架团奔赴前线途中。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据年参加平津战役的献县担架团政委张华回忆,制作担架,要求舒适安全,将十几厘米粗、三米多长的原木,锯成两半,做成担架的骨架,两头各砍一个槽,用皮带或好布制作两条一寸多宽、一米多长的带子,绑在骨架的槽内。用时把带子搭在人的两肩上,担架两头各一人。不用时并折在一起,扛着很方便;用时在交叉编织的简易布网上铺一两层被褥可以躺人。

河北支前担架团,就是抬着这样的担架跟随解放军冲锋陷阵。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河北支前担架团在作战保障方面不遗余力。

早在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前夕,中共冀南区党委就号召全区党政军民捐献大树、准备苎麻、采购桐油。有的老百姓把家里的门板、老人的寿材板都献出来用于造船和担架。

鲁西南战役时,冀南区后方指挥部专门组建了由副担架组成的担架战勤团保障前线部队的供应,担架团团长、政委都由县级干部担任。当时,担架团集合后,都会参照《担架须知》为每副担架配备防空麻包、被褥枕头、白被单(预备雪天防空)、小瓢(准备给伤员接尿用)等。

战争的艰辛考验着每一支河北支前担架团。

据鲁西南战役中的一位河北支前民工回忆,“当年,我和老伴都18岁。刚结婚没几天,就和新婚妻子上了前线。我的任务是带领20多个乡亲昼夜抬担架,救伤病员。妻子跟着妇救会的人上前线,为战士们送饭送水,包扎伤员。”“我们担架队不分白天黑夜冒雨上前线,一天抬下伤病员几十人,浑身上下拧抹得不像个人样。”“我父亲和我二叔更忙。他们夜里铡草、磨料、挑水,为部队喂牲口。白天还要赶着轱辘头(太平)车拉烈士的遗体。”在解放战争的支前担架团中,像这样夫妻、父子全家齐上阵的情况数不胜数。

在太原战役中,河北景县名民工组成的担架队在大队长曹子愚的带领下,长途跋涉里,行军10多天,到达山西省榆次县。由于当地水源极缺,队员们在干旱的河床里挖坑,用小碗舀里边的泥水解渴。柴、米、油、盐也要到60多里地以外去背,三餐都是小米干饭,连蔬菜也没有。

但是,千难万险也无法撼动担架队员的支前热情。

年1月7日,遵化担架团参加了平津战役攻打东局子的战斗。队员们来回折返抬伤员,一步不敢停歇,就连吃干粮、喝水的时候也是扛着担架飞奔。仅一个昼夜,他们就往返4次,行程多公里,运送伤员多人。东局子战斗仅担架团二、三营抬下的伤员就有五六百人,担架团一营更是连续转运伤员七天七夜没有休息。在运送伤员过程中,刘宝增等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年1月14日,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遵化担架团跟随部队穿过结冰的护城河冲进了封锁区。在指挥作战时,担架三团团长栾玉山和十几名队员被炮弹击中,一营长赶来抢救,栾玉山摆摆手说:“不要管我,快把你们营带上去。”栾玉山和7名队员壮烈牺牲在了天津城墙下。队员们强忍悲痛,火速赶到前沿阵地,又投入到紧张的运送工作中。

1月15日凌晨7时许,天津宣告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这次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中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除了遵化“万人担架团”,还有被授予“钢铁民工团”光荣称号的安国县担架团也是战功赫赫,曲阳、望都、雄县、任丘等地担架团更是在平津战役中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参与转移和救治了大量伤员。孙毅将军在《华北七纵和冀中军民在平津战役中》一文中称道:“在平津战役中,冀中人民表现了高度的参战积极性和热情,其事感人肺腑,其景令人永志不忘,其贡献有口皆碑,他们的巨大贡献和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

跟着大军转战南北

解放战争中,赞皇县民工参战支前作出重大贡献,获得了众多奖励。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走啊,向前向前向前走。我们是隆尧英雄担架员,爬山过岭一路到太原。阎匪不消灭,我们不罢休,坚决消灭,解放太原城。担架员要努力,太原战役中人人要立功。要刻苦,能耐劳,纪律不违犯,英雄要果敢。大家再呐喊,我们再欢呼,解放太原光荣还家中。”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的《隆尧担架队进行曲》,创作于年4月隆尧担架队赶赴前线参加太原战役期间。

在解放战争中,河北各地担架团响应上级号召和调度,配合主力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南下强渡黄河,奔袭千里出征察南,转战平津解放北平,不惧辛劳,穿梭飞奔。

为支援刘邓大军南下作战,冀南区选拔组织了11个民兵突击连和担架队跟随部队横渡黄河,冒着枪林弹雨,抢运物资、弹药和伤病员。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冀南区组织名民兵和余名民工、副担架随军南征。

被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的阜平县,在年3月至5月期间也组织了余名民工组成支前担架队,随大军北上支援绥东、察南战役。

年11月初,为支援解放平津,遵化“万人担架团”等26个本地担架团按照冀东区“各县参加辽沈战役的3万副担架不返回,随东北大军行动”的要求,迅速集结奔赴天津。

年3月,冀南区组织担架副,冀中区也动员组织了15个担架团、副担架支援太原战役前线。成千上万的燕赵儿女翻山越岭转战千里,舍生忘死奔向火线。

在转移战场的路途中,平原地区的担架队员们不适应爬山,脚上磨起了泡,就用马鬃穿针滞留,这样可以保证脓水顺着马鬃流出来,以此保证赶路不掉队,早日抵达前线。队员们一走就是几个月,遵化远征担架团更是战完辽沈,又奔平津,8个月才返回家乡。当时,成分不一的担架队员中有人打了退堂鼓,队部除了做好思想工作,朗朗上口的支前歌谣也能激励人心。

“人又精神马又欢,火车不住冒白烟。努力干来加油干,在家不如在外头。吃米粥领菜金,扭扭秧歌多顺心。劝大家别发愁,比较在家还好受。有时间能回家,听咱队长来讲话。打太原有办法,不用大家提意见。安安生生在这住,保证大家有出路。”嘹亮粗犷的歌声抚慰了多少离乡支前队员的心。

队员们唱着《民工做什么》《模范担架员》《抢救彩号》《支前立功歌》《担架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等支前歌曲,穿过一场场战火硝烟。而在驻扎休整时,队员们也将这些支前歌曲唱给当地老乡们听,宣传动员群众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

“我们是模范担架员,生龙活虎上太原,不怕山高路又远,坚决消灭阎锡山。群众纪律不违犯,战场纪律更慎严,爱护伤员如弟兄,这才是模范担架员。大炮一响照满天,太原敌人完了蛋,手中拿着完工证,坐上火车回家转。”从歌词内容中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和队员们的舍生忘死,也能看到他们转战千里希望立功回乡的心情。

当时,每名完成战斗任务的支前队员都会收到一张这首《模范担架员》歌曲里唱到的“完工证”。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人在支前作战中的起止天数、功过次数、英勇事项,以便回乡后论功行赏和留作纪念。

后来,河北担架团还参加了支援第四野战军过境南下的支前工作,一直奋战至华北全境解放。

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遵化担架团用过的担架。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河北各地担架团历经抗日战争的考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不穿军装,却组织规范、纪律严明,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抬着担架在枪林弹雨中穿插救护转运伤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战斗。

行军打仗,组织纪律就是战斗力。以遵化县武委会主任杨青为总团长,由6个团、0余人组成的遵化“万人担架团”在出征平津时提出“我们的任务是抢救伤员,对伤员要精心爱护”“要爱护自己的‘武器’,每天检查自己的担架”“住到哪里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10条注意事项,加强担架团思想建设,坚定支援前线信心。

战斗过程中,队员们也是令行禁止,自觉自律。

年12月18日,遵化担架三团、四团连夜渡过永定新河跟随部队作战,打扫战场。当担架四团进驻北塘时,队员们饥肠辘辘,看到一间粮仓中全是雪白的大米,正想分发给各炊事班,四团长李凤九郑重地说:“同志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支歌你们会唱不会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是人民解放军的纪律,现在我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是有组织的担架队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怎么能不经领导批准,私自动老百姓的大米呢?”听团长这么一问,大家继续煮自备的高粱米,离开时还将柴火钱压在了灶台上。

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安平县近千人的远征担架团也继承了优秀的革命传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在年3月跟着主力部队三纵八旅出征支援察南战役两个多月,有人立功,涌现出贾端良支前典范连、赵满圈模范排、齐宗堂模范班等先进集体。

年5月24日《冀中导报》报道,野战军徐州部在察南前线举行隆重典礼,把“支前模范人民功臣”的锦旗赠给了贾端良领导的安平远征担架团第六连。该连共人,这次支前70天无一人掉队、逃亡,反而涌现出了大小功臣51名。

第六连坚持军民一家亲,在战斗和行军空隙积极帮助群众生产。仅在北成寺、三台两个村就帮助群众锄草斤,背粪担,捣粪担,劈木柴斤,编盖天30个,起猪圈3个,打土坯个,抹房3间。在群众纪律上,队员们也做到了“借物返还,损物赔偿”。在迷托安村,担架员和振冰等4人赔群众4个针,刘双印给房东丢了一个锤子,赔款元。

战场上他们也纪律严明。攻进花稍营、桃花堡时,街上堆满了国民党军遗留下的衣服、鞋子、被褥,虽然队员们衣衫破旧,但无一人私占。他们把在战场上缴获的大枪5支、战马5匹、子弹0粒也全部交给团部。无论战时平时,该连都给友邻担架队作出了榜样,体现出河北支前担架团的优良作风和突出的战斗力。

解放战争中的河北各解放区担架团是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支援前线的真实写照。他们在战斗中保障了伤员的及时转移与救治,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展示着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伟大力量。他们用自身的行动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了生动的诠释。(上官诗媛王林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