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pf.39.net/bdfyy/zjft/
04:38

《初心·故事》系列短视频之六

中共衡水市委网信办

衡水日报社·衡水新闻网

联合出品

人/物/档/案

王秀珍

年出生于景县王谦寺镇郑古庄村,多位亲人参加革命工作,丈夫为转业军人。自少年时就积极参加抗战支前,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站岗放哨、挖地道、掩护照顾伤员……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50年代,落户阜城县崔庙镇刘枣胡村。年,被衡水市有关部门授予“革命母亲”荣誉称号。

把最后一口粮食留给八路军

——专访阜城县刘枣胡村

90岁老党员、“革命母亲”王秀珍

有这样一批女性,在80多年前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时期,她们以柔弱之躯支援革命斗争,演绎了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她们本是寻常百姓,却又极具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她们就是坚强的革命母亲。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革命母亲”——阜城县崔庙镇刘枣胡村90岁老党员王秀珍。

已届鲐背之年的王秀珍,经过战火的淬炼,岁月的沉淀,变得鬓发斑白、满脸皱纹、双耳发背。忆及那段峥嵘的血泪岁月,她的双眼充满了浑浊的泪水。老人语气沉重地说:“我怎么都忘不了鬼子明晃晃的刺刀,更忘不了牺牲的八路军……”

1

难忍国耻怀救国之心

王秀珍(左二)与家人合影。(资料图片)

年,王秀珍出生于景县王谦寺镇郑古庄村。年,王秀珍8岁,抗日战争已全面打响。炮火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日本人和汉奸在这里欺压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善良的郑古庄村村民忍无可忍,自发组织起了自卫队配合抗日游击队站岗放哨、传达情报、参军支前、掩护抗日工作人员。村民们积极抗日,引起了敌人的仇视,遭到了日伪军虎狼般的反扑。

“我真是恨死日本鬼子了!”王秀珍气愤地说。随后她陷入深深的回忆。一次,日军突派数百人包围了八路军在郑古庄村的据点,屠杀了6个村民、30多名八路军战士。王秀珍说:“这次屠杀异常惨烈,有的被日本军刀挑破了肚子,有的被成串捆绑杀害,太可怜了。”第二天,十来岁的王秀珍和大哥、大伯一起去据点认人,发现一名肠穿肚烂、奄奄一息的八路军战士。既恐惧又心痛的王秀珍和大伯一起用布袋帮他把肚子封起来,勉强使他活到了中午。这满地的红色血痕和杂陈尸体,刺痛了王秀珍的双目,让她对日本人深恶痛绝。抗日救国的种子悄然埋在了她的心间。

王秀珍成长在一个革命家庭,大伯、大哥、大嫂、姐姐等人都在为革命做力所能及的事,挖地道、护伤员、送情报……“我们都把八路军战士当作亲人,哪怕自己吃不上、喝不上,也要把最好的、最后一口粮食给八路军。他们总是亲切地叫我‘妹妹’‘小鬼’。”王秀珍意味深长地说,“他们啊,是拿命在保护我们的人啊!”家人的革命热情和对八路军的崇敬拥护之情,让她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这样的年代,不屈的是中国人的脊梁,只要怀抗日救国之心、行抗日救国之作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英雄。王秀珍就是这样,尽己所能,诠释救国之心。

2

备尝艰辛忆峥嵘岁月

王秀珍获颁“革命母亲”荣誉证书。

“一个小女孩,到处跑跑颠颠的,方便,日本鬼子不会怀疑。”回忆起在村内各八路军据点之间送情报的经历,王秀珍显得很轻松。其实,当时村内并不太平,时时充满了危险。有一次在送信的途中,她遇到日本人盘查,拔腿就跑。日本人在她的身后鸣枪警告,还不停呼喊:“小崽子,给我停下!拿活的,拿活的!”十来岁的王秀珍害怕极了,风风火火跑回家中,随即将藏在鞋里的情报销毁。最终由于日本鬼子没有抓到证据,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在没有信件需要送的时候,王秀珍就在家中照顾伤员,或去村边挖野菜、站岗放哨,然后晚上和家人一起挖地道……

危险不时到访。王秀珍家是当时的堡垒户,家中经常躲藏着八路军和伤员,但日本人会时不时前来扫荡。为了隐瞒八路军的身份,保护他们安全,时常需要认作亲戚。有一天,汉奸带着日军来到王秀珍家。恰有一个年轻八路在她家休养。王秀珍一口咬定这是她的表哥。日军便用盒子枪敲破了大伯的额头,而后狠狠地抽了王秀珍两个耳光,揪起她的耳朵,说道:“这是你表哥?你说他叫什么?长得也不像啊?哼!”十二三岁的王秀珍虽然害怕得心快跳到嗓子眼儿了,但仍坚定地隐瞒年轻八路的身份,一口咬定就是自己的表哥。尽管尽了力,但这位战士还是被带走了。“一想起来,心里就难受,多可惜啊,最终也没能护住他。”老人哽咽地说。

之后,王秀珍家里还来过很多八路军,有些养好就走了,有些没能逃过日本鬼子的刺刀。“死的人太多了,现在安稳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啊。”每次回忆那些故事,她都黯然神伤。

年9月,日本政府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抗战终于胜利结束了。在那艰苦的岁月中,王秀珍用自己的坚韧和顽强度过了祖国和自己生命中的艰难时刻。年,王秀珍凭借自己在抗战中的优秀表现,如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

3

珍惜当下享淡泊生活

王秀珍老人给孩子们讲抗战故事。

经历过最严峻的考验,王秀珍终于迎来了不需要躲藏、不需要战斗的日子。解放后,王秀珍家人四散,大哥大嫂南下定居,她留在王谦寺镇公社工作,后又在村里做些妇女工作。经过大哥朋友的介绍,王秀珍认识了当时在景县工作的共产党员、转业军人黄朝礼,后结为连理。两人曾一起被下放农村,因为和包队所在的阜城县刘枣胡村村民相处融洽,年,他们把家搬到这里,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20多年前,王秀珍的丈夫去世了。老人膝下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中有的外出工作,有的在家务农。61岁的二儿子黄云贞谈起母亲说:“母亲总会向我们说以前抗战的故事。说的都是八路军抗战多不容易,却很少说过自己为抗战付出过多少。在生活上也是,过得平平淡淡,从不提什么要求,非常知足。”

如今,王秀珍老人虽已年迈,身体却很硬朗。小院里,她种了几畦韭菜、小葱,拔草、除虫、浇水,全由自己打理,日常也是自己做饭、洗衣、打扫。老人的独立与坚强,还是和年轻时一样。平日,她常常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前,和邻里拉拉家常;也喜欢重孙辈的孩子们围坐膝下,给他们讲讲故事。老人的生活虽然过得不算富足,却也淡泊宁静、怡然自得。

王秀珍甚是珍爱地抚摸着年衡水市有关部门颁发给她的“革命母亲”光荣证书,就好像在触摸着那段无比艰辛而难忘的岁月。她用朴实的话语说:“和那些不在的战友们比起来,我能活着就很知足了。自打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再也不用过以前那种让人受屈受辱的日子了。我就是希望人们都能够珍惜,别忘了过去,一定得好好奋斗……”

还记得自己的初心吗?

还记得当初为何出发吗?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

你我都有自己的奋斗故事

欢迎广大网友在后台积极留言

或发送邮件至hsxw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