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的陶塑艺术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无论人物或动物的制作,都已突破了前代古拙生硬的作风,而注意神态的刻划,在继承汉代优秀的传统上,又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形式也很丰富,有按盾而立的武士俑,神气雄猛(北魏元邵墓,河北磁县东魏尧氏慕和北齐崔昂墓均有这类按盾武士俑出土),有宽袍博袖的文士俑,温文恭谨;各式女侍俑,又皆体态端庄,具备北朝艺术特征。
早期的北朝陶塑技巧仍不甚成熟,如西安草厂坡出土的一批北朝早期陶俑,形象仍呆板古拙,只是粗具轮廓动态。到了北魏孝文帝以后,陶塑艺术有显著进步,并流行铅釉陶俑。这时各类人物俑形态写实,比例匀称自然,还出现骆驼俑,背有双峰,昂首屹立,颇为牛动。
在人物俑中可以分为不列几种类型:
1、文吏俑。一般戴冠、长袍、束带,下着长裤。有的拱袖而立,有的双手下垂,或双手按剑。如景县封氏墓,北魏元邵張,东魏李希宗墓,北齐韩商墓皆有极好的文吏俑邸。北齐范粹墓及崔昂墓还有鲜卑侍吏俑,深月高鼻,头戴圆顶风帽,外披宽袖套衣,双手拱于胸前,标志着北朝时代的特点。.
2、武士俑。其中以按盾武士俑最为突出,皆全身甲胄,左手按盾而立,右手持有武器,怒目挺朐,形貌凶猛,从北魏到北齐发现的墓葬中,这种武士俑相当流行,造型、服饰大多相同,表现着武士们威武有力和强悍的性格。特别是北齐花昂荔中出土的一个按盾武士俑,盾上刻有两个拳术师形象,对我国拳术的研究,是一件重要的参考资料。
北朝彩绘武士俑
3、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现甲骑武士俑。这是北朝的骑兵,人马全披着铠甲,雄赳赳地排成一一个骑兵队伍,体现了北朝的部队装备已相当进步,突出了鲜卑民族驰马善战的本色。由于甲马骑兵是北朝新发展起来的主力战斗部队,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为北朝所依靠的武装力量,故豪门贵族的墓中多用甲骑武士俑以显耀他们的声威。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元邵墓、东魏李希宗墓,一直到咸阳底张湾北周墓都有发现。
甲骑武士俑
4、还有大量的男侍俑、女侍俑、伎乐俑、仪仗俑。它们或执用品,或蹲坐持箕,或奏乐,或牵马,或垂袖恭立,各有不同姿态,刻划逼真。这些都是当时奴仆的形象。
仕女俑
在动物陶塑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马俑和驼俑。北朝的陶马已有较高的写实技巧。如封氏墓出土的一匹陶马,四蹄矫健,肌肉丰隆,头部有装饰,身上披着宽敞的鞍鞯,朐前饰以璎珞,生动地塑造了一匹骏马的形象。它如北魏元邵墓、东魏尧氏葛以及北齐张肃墓出土的陶马,也非常生动,鞍鞯装饰豪华,彩绘鲜明,形神兼备,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骆驼俑是从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在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绿釉骆驼俑,已相当精美。河北曲阳北魏墓发现的骆驼俑,昂首屹立,背上负着排状展,上面铺有厚垫,四肢稳健有力,表现出耐劳任远的神态,与北魏元邵墓的骆驼俑非常相似,是北朝陶塑艺术中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时还流行一种镇墓兽俑,是用以守卫墓门,镇压邪祟,带有迷信色彩的陶塑。早在战国墓中,已有木雕漆绘的镇慈兽,但作为陶塑明器,则大约从北朝始。早期状甚简陋,如任家口北魏墓的一对镇墓俑,作蹲伏形,头上长角,身上有刺。后来则渐趋复杂。如曲阳北魏墓出土的镇墓兽俑,有兽身人面的,也有兽身兽面的,身上都长着长刺,表现恐怖的威力。北齐张肃墓中的镇墓俑,则更作成品首竖耳,巨口獠牙,加上彩绘,使它的神秘气氛十分突出。
南北朝红陶镇墓兽俑
北朝陶塑,由于当时佛教石窟造像盛行,也促使陶塑艺术不断提高。故造型优美,技巧熟练,它是隋唐时期中原陶塑辉煌成就的前驱。而且在衣冠服饰,社会生活等方面,具体地反映了当时南北各族文化大融合的特点。
更多瓷器相关知识,点击下方李国刚《高古瓷系列鉴定教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