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初年起,吴桥县隶属于直隶京师河间府景州。在运河段,吴桥县的地界,北起连镇火神庙与东光交界处,南至安陵苏家场与德县第四屯交界处。
年2月,上级决定桑园镇由德县划归吴桥县所管辖,将连镇划归东光县。年,桑园又划回德州,年11月,才复归吴桥县。
下面讲述的是年2月前,吴桥县运河段从苏家场到连镇16公里范围内,称之为老吴桥运河段的一些情况。
那时吴桥县城在现在的铁城镇,从县城通安陵和连镇各有一条官道。通连镇的官道全长22公里。经北关、三里井、双刘店、端拱王、北魏、孟举、三桥、卢家庙、韩家洼。通安陵的官道全长15公里,经西关、大崔、马三岗、西丁庄、赵伟、马司城、于家场。运河上有安陵、口上王、连镇三个摆渡口,备有渡船。年,安陵运河桥上架起木桥。
(连镇老火车站远景)
清光绪三十四年(年)开始铺津浦铁路。年竣工,年正式运营。在吴桥县境内建了安陵、吕家寨、连镇三个火车站。开始都是土木临建工程,年改为砖木结构。除吕家寨是客运站外,安陵和连镇还是货物装卸站,吴桥、景县交通中心站。景县在河东安陵,有几处“飞地”,近百亩(属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称“飞地”)。
连镇是一个定点运盐站。自从有了铁路后,黄骅一带盐场的盐都是运到这里装车运到各地的。因盐是历代管控的重要物资,不是任何一个火车站都能发运的,德州到沧州只此一站。
吴桥这一段,铁道西沿运河的有苏家场、王家场、安陵、赵家茶棚、东何、西何、徐家口、马家圈、北范庄、莫家场,西刘家阁、温家寨、大寨子、吕家寨、朱家寨、卜家庵、洪家寨、北董、口上王、丁家门楼、胡家圈等21个村庄;连镇前一街、后一街、一至九街等11个街;运河驿站有安陵和连镇,安陵是老吴桥第二政治中心,而连镇则是第二经济中心。
安陵镇建镇已年,明永乐二年(年)在此设置安陵巡检司(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至年取消。在安陵北二十里有黄家园河口(分析是现在口上王村)。年(永乐十五年)苏?(菲律宾)国王来华,归国途中病逝于此。安陵赶大集时间逢三排八,连镇大集时间逢二排七。庙会是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春秋各一次。连镇名吃有李小辫烧鸡、黄家烧肉、雷家烧饼、王凤桥花生米、安家包子、清真熟食、肉食、羊杂汤。论繁华,古迹多,当数连镇。在胡家圈与连镇之间有一处谢家坝,被收录为世界遗产。清代以来,连镇已是附近7县粮棉油集散中心,民间有“一京二卫三连镇”之言。太平军北伐,年曾在此与清军交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连镇运河以西有24个自然村,也隶属吴桥县。年6月,划归景县,现在分属连镇和刘集乡。
原来的老吴桥县,就是西北角这块距离不长的地方,靠着大运河。两官道、两镇、一木桥、三渡口、三车站、十一街、二十一村。连镇划归东光已过去76年,但那里上岁数的人们仍说:“这里是老吴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