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人们爱诗、读诗、写诗,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他们带着自己个性鲜明的作品闪耀在中华文学史上。
李白的诗飘逸灵动号称“诗仙”,杜甫的诗内敛沉稳号称“诗圣”,王维的诗隽秀脱俗号称“诗佛”,白居易的诗通俗直白号称“诗魔”,刘禹锡的诗豪气干云号称“诗豪”……这些千人千面的优秀诗人写下了无以计数的优秀诗篇,汇成了中华唐诗这座巍峨的高峰。
然而无可否认,这些优秀的诗人都是文人骚客士大夫阶层,吟诗作对本就是他们所擅长的。然而,偏偏就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出身禁军世家,身为武将却爱好文学,不仅武能安邦定国、守护一方,诗文也很久造诣,全唐诗中亦有其不少作品被收录,尤其是描写“一冬一夏”的两首代表作,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称颂。
他就是高骈。
高骈(年-年),唐朝末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出生于禁军世家,历任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职。他一生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卓越表现,被后人誉为“晚唐第一名将”。
高骈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唐朝末期动荡的政局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历任多职,屡建奇功,表现出色。在咸通七年(年),他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并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本格局。此外,他还在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地担任节度使,期间击退南诏对西川的入侵,并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
高骈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为主要特点,深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为主,内容多涉及自然景色、人情世态和历史故事等方面。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高骈的诗,既有文人雅士的清新细腻,也有威猛大将的豪迈凌云,一起走进高骈的诗。
01代表作之冬的感慨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译文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此诗以“六出飞花”起兴,以“高楼望”为视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于社会现实的象征和隐喻,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好”字和“尽”字,以及对于雪花纷纷扬扬、覆盖一切的描绘,都充满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色彩。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02代表作之夏的悠闲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此外,这首诗在语言上也非常优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优美。在音韵方面,这首诗也表现出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些语言特点也增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
03其他作品欣赏
边方春兴
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访隐者不遇
唐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池上送春
唐高骈
持竿闲坐思沉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寓怀
唐高骈
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边城听角
唐高骈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注: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