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乱世出英雄,各方势力混战的南北朝曾出现过一员猛将,狂妄不羁爱自由,从来不按照常理出牌,死之前说了一句话把对方给逗乐了,他叫做高敖曹。

高敖曹从小不爱读书,只爱打架

高昂,字敖曹,年出生在河北景县,他家族在当地还算有名,因此高敖曹从小生活还算不错,家中四个兄弟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

为了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情操,父母给孩子们找了不少的读书先生教课,可高敖曹从小就不爱看书,一读书就犯困,爱到第三页必定睡着,来教他的老师基本上都挠头,没有一个有办法管教。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敖曹父亲对他也就放任自流了。

高敖曹有句口头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当一个老博士”。

不爱读书不要紧,高敖曹爱运动,豪爽洒脱、臂力过人,狐朋狗友不少,平时没事儿就舞枪弄棒,后来选中了自己的武器:一把长槊。

高敖曹的哥哥高乾也同样喜欢打架,带着弟弟四处抢劫,将抢来的钱财用来笼络剑客,慢慢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受罪的反而是他们的父亲高翼,官府抓不到人,但逃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就去抓高翼,高翼数次被抓入牢房,出来后总会感慨一番“我这几个儿啊,今后不是害苦这个家,就是干一番事业光宗耀祖”。

不过,高翼心中还是有深深的担忧,自己的孩子们都去干大事儿了,谁还管他啊,高翼和家里人说“我这四个儿子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我死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儿子能给我添添土”。这话儿真让高翼说着了,等到高翼死后,高敖曹还真来到了他的坟前,不忘安慰他的在天之灵“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你知道我的本事了吧”,言语中充满了骄傲。

高敖曹喜欢打油诗,性格豪迈

别看高敖曹五大三粗,在古代文化的熏陶下,他也写写诗,但他写的诗纯是打油诗,比如他写的《征行诗》:垄种千口牛,泉连百壶酒。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这首诗可以看出高敖曹豪迈的性格,后来该诗被各路绿林好汉当成了座右铭,而高敖曹写的此类诗还不在少数,比如:

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剥皮;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年,27岁的高敖曹跟着哥哥高乾一同起义,参加了葛荣的起义军,当时高乾和孝庄帝元子攸认识,打了没多久又接受了诏安,成为了皇家部队。

不过对于起义又投降的队伍,除非有很强硬的背景后台,不然一般命运都不怎么好,孝庄帝虽然想要保护高乾兄弟,但他的重要大臣尔朱荣却不愿意看到叛军得宠,于是想尽办法排挤这两兄弟,很快将两人打入大牢,就连孝庄帝都没有办法。

年,孝庄帝在权力争夺中好不容易设计杀掉了尔朱荣,这时高敖曹终于重见天日,被放了出来。孝庄帝对两兄弟很信任,让两人回故乡招兵买马壮大声势为自己效力,临行前,高乾和高敖曹鼻涕一把泪一把,对孝庄帝发誓会誓死效忠。

可两人没走多久,尔朱氏家族的大军就到了,直接攻破了洛阳,杀死了孝庄帝。高敖曹只能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造反。当时,殷州刺史尔朱羽生派出兵马偷袭信都,因为来得太突然,高敖曹听到敌军来袭,立刻披甲上阵,带着十几名骑兵就出城厮杀了,高敖曹手中的长槊虎虎生风,勇猛无比,不一会就把对方杀得没了脾气,随着城内援军的赶到,尔朱羽生大败而归,由此一战,高敖曹获得“在世项羽”称号。

高敖曹一战成名,被另一位大佬高欢看中,他想把这员虎将拉到自己阵营,于是频频对其邀请。

一开始,高敖曹根本瞧不上高欢,但高敖曹大哥高乾却动了心,主动加入了对方,高敖曹知道后送给了哥哥一套女人衣服,由此羞辱哥哥没有骨气(高欢有一项特殊的癖好)。

高欢一看高敖曹不动心,只能另想它策,他找来了一本家谱,声称自己家和高敖曹的家族都是渤海高氏一门,按照辈分高敖曹是高欢的“三叔”,高欢让自己的儿子高澄去找高敖曹,一进门就跪倒在地,大喊着“三爷爷、三爷爷”,把高敖曹叫的喜不自禁。

在糖衣炮弹的裹挟下,高敖曹还是上了高欢的贼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狂妄的性格害了高敖曹

此时,尔朱氏开始征讨天下,打到了高欢的家门口,当时尔朱氏有20万大军,而高欢只有区区三万人马,这一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因为高敖曹三千士兵的加入,竟然产生了神奇的逆转。

开战前,高欢看着高敖曹的三千人马,觉得有点少,主动向高敖曹支援“三叔啊,你带的这些都是汉兵,需不需要我分给你一部分鲜卑勇士,以防万一?”

高敖曹横眉冷对:“怎么?是看不上我的人吗?我告诉你,我这些人战斗力可强了,一点不比你的人差,咱们走着瞧”。

高欢看到高敖曹信心十足,也就没再说什么。

战斗打响,高欢部下立马败下阵来,眼看就要全军覆灭,高敖曹一马当先杀入阵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直奔对方主将尔朱兆而去,尔朱兆一看架势不对,撒腿就跑,士兵们看着主帅都跑了,也不围攻了,纷纷撤退,就这样高敖曹勇冠三军,救下了高欢。

年,高欢兵强马壮,开始分三路征讨宇文泰,高敖曹带了一路人马,其他两路被对方先后击退,而高敖曹则高歌猛进,克武关,攻上洛,所向披靡。高敖曹有多猛?身上中了三箭都没有退缩,继续带兵前进,后来高欢都看不下去了,送去信说“窦泰已经死了,军心不振,你赶紧回来吧。要是大军回不来,你就自己一个人逃回来行了。”

高敖曹根本没有丢下部队,后来带着队伍边打边退,平安回城。

高欢重视鲜卑部队,而高敖曹喜欢用汉人,有一次,黄河水泛滥,死了很多人,御史刘贵说“汉人不要紧,随便死没事”,这话让高敖曹听到了,拔出刀就要砍他,把刘贵吓得跑回军营,高敖曹便命人敲鼓,集合军队,准备攻打刘贵营寨,后经侯景、万俟洛的劝解才作罢。

年,宇文泰亲帅大军在河桥与高欢东魏大军决战,东魏先锋侯景打不过就跑,被高敖曹看到,他骂了一句“怂包”,随后就冲了上去,但对方人马实在是太多了,高敖曹的部队被全歼了,只有高敖曹跑了出来,来到了河阳城下,河阳城的守将平时与高敖曹有过节,此时不给他开门,眼看着对方人马追来了,自己赶紧藏到了护城河下。

谁知这时城上的守军竟然给敌方指路,说他就藏在桥下。

此时的高敖曹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走了出来,对着追兵说道“来吧,我送你一个开国公的爵位”,追兵被逗乐了,不过他们也没有放过高敖曹,上前砍下了他的头。当高欢知道高敖曹死了,他将守城将领高永乐处罚二百军棍,又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忠武。

这位征战一生的勇将,死时的发言也很搞笑,与他写的打油诗一脉相承。

结语:

高敖曹就是死前也要皮一下的典型代表,他从来不知天高地厚,总是身先士卒,仗着自己艺高人大胆,打过无数的胜仗,只是没有想到最后竟然因为小人当道,自己被不知名的小兵杀死,死的时候才38岁,着实有些可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