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38.html

1、魏武帝:曹操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唯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塌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也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在用兵方面,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等著作都赞誉曹操的行军用兵。

2、武帝:刘裕

字德舆,小名寄奴。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年—年在位)。永初元年(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永初三年(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便于同年病逝。

刘裕是在战术上敢于创新的军事家,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巧妙布阵,利用优势弥补了自己的短处,使“却月阵”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术,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3、太祖:朱温

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乾符二年(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年),归附唐军,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因镇压义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在位六年,卒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

4、慕容垂

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慕容垂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传奇人物,人生经历一波三折,身份多变,先是皇族骄子,继而成为被歧视者,转而成为拯救故国于危亡的英雄,接着就变成投身敌国的叛国者,随后又变成消灭故国的征服者,之后又变成离弃新国的叛乱者,然后又变成收复河山的复国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经历像他这么传奇的人也是不多的。

他的前半生起伏不定,半世浮沉;后半生(叛离苻坚大帝之后)收复故国河山,创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政权,然而因为传位非人,他死后不到一年就一切烟消云散,大业落空。简单地说,他的一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半世浮沉半世空。

5、神武帝:高欢

北齐神武帝高欢(年—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普泰二年(年),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年)十月,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东魏武定五年(年)正月,高欢病逝于晋阳家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