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促进了北朝各民族之间大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鲜卑族的尚武精神日益颓废,换种说法就是消除了民族矛盾,却又引发了阶级矛盾。
孝文帝拓跋宏被他那个出轨的冯皇后气死后,其继任者缺乏他的手腕和魄力,无法很好地处理汉化中出现的弊端,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终于在北魏孝明帝末年(此时距拓跋宏去世才仅仅25年)爆发了旨在反对汉化的六镇起义,匈奴人破六韩拔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才几天的功夫,起义大军就席卷了拱卫大魏帝国安危的整个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受其影响,关陇大起义爆发,羌人莫折大提自称秦王,攻占秦州(今甘肃天水),自五胡乱华以来,刚刚平静一百多年的中国北方大地又重新燃起了战火,面对愈演愈烈的起义烈火,北魏政府祭起了昏招,竟然饮鸩止渴,不惜联合位于北方茫茫大草原的丗敌柔然人一起镇压六镇起义,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终于把起义的烈火扑灭了,但在如何安置起义军的二十万降卒时,北魏政府继续昏招迭出,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北魏朝廷没有将被俘军民就地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是将他们分别迁徙到冀、定、瀛三州(即今河北冀州、定州、河间)吃饭安置。问题是河北地区频遭水旱,当地人早已饥馑数年,人口逃散,哪里有粮食供应多出的二十万张嘴?结果失去家园的六镇军民一路饥饿困苦,艰难辗转来到河北,发现还是吃不上饭。六镇兵民人人激愤,怒火填膺。一部分六镇人走到上谷(今天河北怀来)不肯再走。柔玄镇杜高车族(也称敕勒族)人杜洛周扯起大旗,六镇降户景从云集。杜洛周继承破六韩拔陵真王的称号,河北北镇戍兵举旗响应。与此同时,另一支已经走到河北定州的六镇兵民在怀朔镇鲜卑人葛荣的率领下起兵,再次对抗朝廷。杜洛周,葛荣两支义军,遥相呼应,左右夹击,跟北魏对掐起来了。这次爆发的河北起义,规模之大,声势之浩,尤甚于六镇起义,立国业已年的北魏帝国风雨飘摇,国祚眼看是不保了。
所谓乱世出英雄,值此风雨动荡,危如累卵之际,一个叫高欢的家伙跳了出来,企图趁着天下分崩离析之际分杯羹,进而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高欢,鲜卑化的汉族,高欢是他的汉名,他还有个鲜卑名字:贺六浑。高欢是南北朝后期的风云人物,官居东魏王朝大丞相,东魏政权实际上的发号施令者,一号掌权人物(俗称权臣),北齐帝国的奠基者,谥号高祖神武皇帝。当然,这些都是他后来的头衔,此时的高欢还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祖籍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曾祖高湖,在后燕为官,效力于当时的一代枭雄慕容垂,参合陂之战,慕容鲜卑元气大伤,走上了末路,逐步被拓跋鲜卑蚕食吞并,随着后燕亡国,高湖转投北魏。到了祖父高谧时,官至北魏侍御史,因犯事被流放发配到怀朔镇,高氏一家人也都跟着来到怀朔镇定居。等到父亲高树生这一辈时,家道彻底败落,高树生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高欢出生不久,母亲病亡,所以高欢自小是由他姐姐抚养大的。高家本是汉族,但高欢生于怀朔长于怀朔,周围接触的人清一色是鲜卑族,潜移默化的,高欢也就成了彻底鲜卑化的汉族,他生于塞外,长于漠南,继承了游牧民族嗜血粗犷的性格和豪迈坦率的胸怀,住穹庐,牧牛羊,完完全全一个鲜卑人。及长,高欢目蕴精光,长头高颧,不怒自威,俨然有豪杰之姿。一次服役修城墙的时候,被鲜卑贵族千金小姐娄昭君看到,娄昭君被高欢的容貌吸引住了,惊呼一声:“此吾夫君也!”,便打发婢女向高欢表明心迹,对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高欢自然不会错过,于是欣然应允。
娄氏家族是六镇数一数二的大户,不说富可敌国也堪称得上富甲一方,家中牛羊不可尽数。穷小子高欢娶妻娄昭君,傍上了富豪之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凭借妻家社会关系,高欢谋到差事,成为怀朔军镇的一名队主。钱有了,社会地位也有了,再加上高欢此人对钱财不怎么看重,常常慷老婆家之慨,仗义疏财,因此高欢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怀朔省事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蔡俊,加上他的姐夫尉景,这八人交情莫逆,仗义任气,称雄乡里。看看这份名单,哪一个不都是东西魏那段历史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尤其是侯景,更搅得南梁天翻地覆,酿成著名的侯景之乱。
怀朔镇将段长欣赏高欢,认为此人有济世之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就任命他为函使,函使就是传递官府信件的官差,高欢的任务就是负责从怀朔到京城洛阳之间的信函传递。一次他去洛阳送完信函逗留期间,亲眼目睹了京城鲜卑军人火烧张府的暴乱事件。事件起因缘自汉族大臣给事中张仲瑀受人指使向朝廷上书,请求修订选官规定,排抑武人,不让他们列入清品,即九品中的上品。此举激怒了洛阳城的鲜卑军人,他们集合起来,示威游行,接着包围了张府,放火焚烧张宅,把张仲瑀年迈的父亲征西将军张彝一顿棍棒交加,活活打死。张仲瑀的哥哥张始均被投入火中烧死,张仲瑀重伤逃跑。暴乱发生后,朝野震惊,但朝廷的处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仅仅处理了八个带头闹事的首犯,其余的人不予追究,张仲瑀的上疏亦被驳回,而军人闹事的请求得到满足,规定武官可以按资格入选清品。一起性质极端恶劣的事件戏剧性地落幕,军官们聚众杀官闹事的要求得到满足。受武力威胁修改法律,朝廷威严跌落到了极点。高欢自始至终默默观看了发生在京城的这场闹剧,从这个事件,他做出了一个判断,北魏帝国看似坚固的大堤已经出现了几道裂缝,乱世马上要来临了。
高欢回到塞上,花钱更加大方,结交天下豪杰。高欢善于思考,心机深沉,不喜欢多说话。史载“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不与妻子沟通,也不解释。娄昭君也习惯了丈夫的我行我素,一直都不怎么干涉,但这次看着丈夫散尽家财,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他为何要这么做,高欢解释道:“我到洛阳看到一件事,禁军将士们火焚大臣张彝宅院。朝廷害怕发生兵变不管不问,政事搞成这般模样,天下事可想而知,财物保得住吗?”。最先看到机会的人,才能处在命运的制高点。高欢立下大志,要澄清天下。做大事需要人才,钱是找到人才的捷径。没有人才,乱世中钱财只是空中楼阁。
形势恰如高欢所预料,鲜卑人内部的矛盾越积越多,不久就爆发了六镇兵变,兵变平定后,紧跟着又爆发了更为猛烈的河北起义。高欢开始持观望态度,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该投奔义军对抗朝廷呢还是该帮助朝廷镇压义军,等到六镇降卒被安置到河北冀、定、瀛三州时,高欢喟然长叹:这些人将成为流民,如同西晋的乞活军,大魏国休矣!果不其然,六镇降卒在杜洛周的领导下再次聚众作乱,高欢这次更不迟疑,毅然带领家眷和几个兄弟投奔了杜洛周的军队。在高欢看来,大魏国气数已尽,回天乏术,再保它除了做炮灰外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还不如顺势而为,跟着大家一起往它已经千疮百孔的躯体踹上几脚,还能捞点好处,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杜洛周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人,但杜洛周为人,类同陈胜,仅“中人之资”。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第一个跳出向某个王朝砍第一刀,放一枪的第一批造反派基本上是为他人作嫁衣者,秦末陈胜吴广如此,西汉末王匡王凤如此,东汉末张角张梁如此,隋末李密翟让如此,唐末黄巢如此,元末韩山童刘福通们如此。所以从大历史角度看,这位北魏造反派杜洛周,是引爆北魏灭亡的炸药桶,更像高欢出世的“药引子”!
加入杜洛周队伍的高欢,很快看出杜洛周充其量也就是个志大才疏的草莽英雄,其胸襟、见识、管理水平跟自己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说白了,杜洛周只是胆大,能力平平,水平一般,义军所到之处,只知烧杀抢掠,比他们所反对的北魏官吏,有过之无不及。高欢“丑其行事”,认为跟着这样的人混,没什么前程,迟早大家都得玩完,既然杜洛周可以革北魏的命,其它人也可以革杜洛周的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之势,有能者居之,平庸之辈只配先领盒饭,早早退出。高欢准备联合尉景、段荣等几个跟自己一起出道的兄弟,发动哗变,把杜洛周做掉,弄死他,然后自己取而代之,充当老大,继续领导这支队伍在北方大地上纵横披靡,逐鹿中原。
高欢哥几个商量来商量去,终于确定好了动手的日子和时机,奈何保密工作没做好,这事不知怎么就泄露出去,传到了杜洛周那里,杜洛周大怒,一边骂着妈了个逼一边带着士兵提刀举棍气势汹汹就奔着高欢他们居住的军帐来了,生死存亡之际,高欢当机立断做了决定:跑!不跟他们玩了,逃命要紧!逃到另一支义军葛荣那里去!于是高欢拖家带口,还有几个哥们骑马的骑马,骑牛的骑牛,急匆匆如漏网之鱼,惊惶惶似丧家之犬,仓皇逃窜。杜洛周一看,想跑?没那么容易,给我追,追上去全给我砍了,剁吧剁吧炖人肉汤给大伙儿喝,让大家伙儿打打牙祭,解解馋。“得儿,驾!驾!”老高他们催马扬鞭在前面玩命得跑,老杜带着人马在后面拼命得追,双方骏马奔腾,风驰电掣,尘土飞扬,你追我赶,玩起了看谁跑得快的游戏。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高欢这边出了点状况,娄昭君抱着年幼的女儿和儿子高澄坐在牛背上。牛跑得飞快,高澄也就五六岁,小孩子坐不稳、抓不牢,好几次从牛背上掉下来。娄昭君跳下牛背把他扶上去,一而再,再而三,奔跑的速度自然大受影响,眼看后边的追兵越来越近,高欢又急又怒,磨磨蹭蹭,等人家追上来了,一个也跑不了,统统要被炖汤给人家喝。高欢先是大骂,后来干脆不骂了,从后背箭囊里抽出一支鸣镝,弯弓搭箭就瞄准了高澄,没法子,总不能大家都受这孩子拖累把命送掉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逃命,只好先把这个累赘解决掉了,俗话说得好: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澄儿,别怪为父狠心。生死攸关之际,高欢第一次暴露了心狠手辣的枭雄本性。
做大事者不顾家。英雄逃难之时抛妻弃子实为平常。刘邦彭城之战惨败后,逃命的时候为了减轻马车重量,增加逃跑的速度,三次把跟自己一起逃命的儿女踢下马车,要不是夏侯婴舍命相救,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了,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说你不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了吃肉,刘邦居然厚颜无耻地说道:咱们俩拜过兄弟,我的爹就是你的爹,你真好意思把咱们的爹煮了,不要忘记给我分一碗肉汤喝(分一杯羹),把项羽气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刘备为了躲避曹操的追杀,不惜把妻儿抛弃于于长坂坡,幸得赵云在曹军中几次冲杀,救出刘备儿子阿斗,刘备埋怨赵云以身涉险,气得把阿斗往地上使劲一摔,至于他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的名言更是流传千古,被后世的地痞流氓,黑社会老大奉为金科玉律。看来,那些所谓的大英雄大豪杰以及位高权重的庙堂政要们在个人品德上跟常人没什么不同,关键时刻,一样的自私自利。甚至基于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理由,他们比一般人更冷血,更绝情,把亲情看得更加淡薄。
娄昭君看到高欢要箭射高澄,吓得一边按住丈夫持弓箭的手,一边大叫姐夫段荣救救儿子,段荣跳下马来,把高澄抱到自己马鞍上,高欢这才作罢。一众人等快马加鞭,再次拉长了和追兵的距离。
高欢出道以来第一次玩的阴谋诡计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高欢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无非就两点:一,机事不密,为人所制;二,缺乏群众基础,人心不附。失败是成功之母,高欢吸取了经验教训,认真揣摩,终于摸索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整人技巧,成为南北朝中唯一可以比肩曹操的厚黑学大师。
高欢这支逃亡团队一路奔跑,终于摆脱了杜洛周追兵,跌跌撞撞来到了葛荣的军队。葛荣听说了高欢和杜洛周的恩怨纠葛,对高欢的到来并不欢迎,他心想你既然能谋划杀掉杜洛周,难说以后不会对我也玩这一手,那我收留你,不等于在身边留下了一个祸害吗?想归想,葛荣又不好明着赶他走,只好让他先在军中呆着,却又不给他安排事情做,天天也不召见他,就跟这人不存在似的,摆明了拿高欢当空气对待。
拼死拼活投奔葛荣,却遭此冷遇,高欢的郁闷可想而知,恰在此时,他收到了老朋友刘贵的一封信笺,说自己目前在秀容川契胡人尔朱荣的队伍里做事,据他观察,尔朱荣此人天纵奇才,堪称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值此动乱之际,正是这种人适合大展宏图,你不过来一起打打秋风吗?我已经向尔朱荣推荐了老朋友,他对你也很感兴趣,说有机会见面聊聊。
读完刘贵的来信,高欢非常高兴,他立刻向葛荣辞行,带领自己的小团队再次出走,这一回,他们向西,进入山西境内的秀容川,投奔尔朱荣去了。
在五胡乱华末期,雄霸蒙古草原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打后燕国慕容氏。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健带领手下武士一千七百人加入北魏大军。从此,尔朱家族跟随北魏太祖南征北伐,立下了从龙之功,北魏入主中原后,每有对外战争,尔朱家族都出马出粮草或是出人积极响应,因此屡得北魏历代皇帝的嘉奖,依托政府支持,尔朱家的产业越滚越大,牛羊驼马弥漫川谷,数不胜数,到尔朱荣接任家族的主持人时,因为此人自幼就有较高的军事天赋,苦练武功,精于骑射,倾心读书研究军事,更是根据自己的理念为尔朱家族打造出了一支无敌之师。六镇起义引发了北魏末年的乱世,尔朱荣苦心打造出的所向无敌的士兵立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尔朱荣靠四千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队伍外拒柔然、内平叛乱,先后镇压匈奴、敕勒人的武装起义。契胡骑兵成为当时北魏国最勇猛的军队,尔朱荣化身国家英雄。朝廷为笼络他,不断加官,升任车骑将军、并、肆、汾、广、恒、云六州大都督,俨然一方诸侯。尔朱荣的名声越来越大,六镇豪杰纷纷投奔,现在,走投无路的高欢也来了,那一年是公元年。
高欢一路风尘,辗转逃难千里投奔尔朱荣,一身疲惫,形貌憔悴,活脱脱一介难民。尔朱荣初次见到此人,心里有点失望,但看在刘贵一再推荐的份上,还是勉强答应了跟他聊几句,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尔朱荣,高欢,刘贵一行三人来到马厩中,里面拴着一匹性情暴烈的悍马。没驯服的马就是野马,鬃毛杂乱拂体。尔朱荣努努嘴,对高欢说:“去给马修剪一下!”,高欢迈步上前,既没套马笼头,也没捆绑马腿,径直修剪起来,三下五除二,把鬃毛修理得整整齐齐。平时又踢又咬的悍马竟然老老实实,可见生长在大草原的高欢和马有感情,熟悉马匹性情,不懂马的人,无论如何做不到。
尔朱荣一改冷漠的态度,眼中流露出了赞许之色,但依然没说什么。
高欢站起身,拍拍手,对尔朱荣道:“对恶人的驾驭和管理就要像对待这匹马一样”(御恶人亦如此马)。
“不错,活干得漂亮,话说得更有水准”尔朱荣啪啪鼓了两掌,转过头来对刘贵说道你先去吧,我和高贤弟单独有话要说。
刘贵诺诺而退,临走时偷偷给朝高欢竖起了大拇指,那意思是老兄不错呀,第一次面试就折服了老大,希望接下来你能继续发挥。争取彻底俘获老大的芳心。
尔朱荣把高欢领入密室,屏退左右,请他谈谈对时局的看法,高欢侃侃而谈,说得尔朱荣不住点头,突然尔朱荣打断了高欢,抛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天下事如何?大魏国还有救吗?
迎着尔朱荣咄咄逼人的目光,高欢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听闻尔朱公有马十二山谷,色别为群,您养这么多马打算干什么用?”
高欢早已洞悉尔朱荣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表面上是帮助魏国平叛,但面对魏国这个已经老得没了牙齿的病老虎,产生一些额外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小小秀容川容纳不下尔朱荣如此多的骏马,万马终要奔腾于万里山河间,辽阔的北国大地上。尔朱荣不动声色,眼中精光流动:“不兜圈子了,贤弟有话直说”。
高欢不慌不忙地说道:“如今四海烽烟,天下百姓渴望英雄。皇上柔弱,太后淫乱,奸佞小人当权,天下人不服,不服则政令不行,政令不行则天下难平。以明公雄武,乘此良机发兵讨郑俨等人之罪以清帝侧,霸业可举鞭而成,此贺六浑之意也。”
单刀直入,一下就点出了问题的核心,高欢说得明明白白,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流血,霸业举鞭可成。只要尔朱荣兵发京城,洛阳会敞开大门。
接下来的谈话很愉快,二人从日中谈到半夜,应该说高欢这些年一直没闲着,有空就琢磨这些事,基本上把大魏朝这团乱麻从理论上理清了,他提出的方针跟尔朱荣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而在细节上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谈到最后,尔朱荣激动得一把抓住高欢的双手:有贤弟相助,何愁霸业不成?你就是我的诸葛孔明和王景略啊!
尔朱荣把高欢比作诸葛亮和王猛,言外之意,他自己就是刘备和苻坚喽!不臣之心已是暴露无遗。!
尔朱荣激动万分,却没注意到一丝诡异的微笑从高欢脸上一闪而过,尔朱荣在军事上是天才,但在政治斗争和权谋上却极其幼稚(这也导致了他以后的悲剧),他一厢情愿得把高欢视作自己创业的左膀右臂,却不知高欢自己心里早已另有打算。高欢就是盘龙卧虎,一旦机会成熟,总是要自己做老大,不可能一直屈居他人之下的。说白了,尔朱荣这里只是高欢的一块临时跳板而已,他不介意把尔朱家族当做自己打怪升级的垫脚石,高欢不是为人尽忠的诸葛孔明,而是野心勃勃的刘备!是架空汉室的曹操!后来,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一刀毙命,趁着尔朱家族群龙无首,高欢诡计频施,连忽悠带军事打击,彻底消灭尔朱集团,使之湮灭于历史的尘埃当中。
高欢从尔朱荣的密室中走出时,已是月上中天了,他迎着冷风深吸了一口气,仰望着满天星辰,眼神微眯,那种诡异的微笑再次浮现出来,乾坤未定,人人皆可为黑马,未来可期,属于我高欢的时代已经不远了。此时,高欢年方三十三岁,正是踌躇满志的大好年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