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修打坐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行持的功课,那对于打坐“坐龄”才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我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打坐还好,一打坐就妄念纷飞,没完没了,拉都拉不回来;又或者一打坐就觉得紧张,心里太使劲,一点都没有放松的感觉,这样的打坐挺受罪的。心里着急,都观修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生起定解,心里静不下来,一点定力都没有……
杂念纷飞
第一种误区是杂念纷飞。有些道友反映,自己不打坐还好,一打坐所有分别念就全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是不是自己不适合打坐?
在《透过佛法看世界》里,上师希阿荣博堪布通过问答的形式遣除了此疑惑:“念佛的时候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因为此时你的心比平时安静,所以才会察觉到杂念纷飞。这是很好的开端,不用去管杂念,坚持念佛,借以时日会见到成效。”
有的人念佛时发现自己杂念纷飞,这是好事,因为通过身语意的调整,通过排除外缘干扰,这时我们的心会很安静,只有安静的时候才会觉察到杂念纷飞。
就像一瓶水静置一段时间后,里面的泥砂杂质才会看得更清楚——有多少砂子,是怎样的浑浊。所以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是很好的开端。我们不要因此而过于生烦恼,不要管它,坚持念佛,坚持观想,假以时日就会看到成效。
上师接着说:“初学者往往以为凡事都有窍门,总想找个机巧的法子,其实最大的机巧就是坚持,串习。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百遍不成功,就做一千遍。反复坚持做下去,熟能生巧。”
我们学过“熟能生巧”的典故,就像卖油翁一样,没有其他方法,“唯熟尔”——只是熟练罢了。一样的道理,我们一开始会不习惯观想,但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要放弃。这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先给自己打预防针,慢慢训练。
过于内收
第二种误区是过于内收,太紧张、太使劲地观想。
观想不是体力活,它是我们非常放松、非常安静状态下的一种修法。如果太紧张、太使劲去想佛陀的眼睛到底是什么样子,佛陀手里的钵盂、那棵如意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容易出现身心方面的烦恼。
如果出现这种过于内收、精神过于紧绷的状态,就要重新调整一下身语。可以调整一下坐姿,放松放松身体(不是要去放逸,而是要放松),使自己不要过于紧绷,把身心调整到放松、平和的状态。
急于求成
第三种误区是急于求成。
“我都观想三天了,怎么还没梦见阿弥陀佛?”“我都观想一个月了,阿弥陀佛怎么还没现前接引我或加持我?”有这种想见到阿弥陀佛的希求心是很好的,但不能急于求成。
这里先讲一个公案,这个公案在《前行引导文》及其他一些论典里提到过。
印度的无著菩萨有个伟大的母亲。母亲告诉无著菩萨他的弘法事业。于是他就去了鸡足山,在一个山洞中(法王如意宝曾亲自在鸡足山认定了无著菩萨闭关的山洞)唯一观修自己的本尊——弥勒菩萨。
无著菩萨对弥勒菩萨的信心非常大,他想面见弥勒菩萨以求得窍诀,于是在六年中历尽千辛万苦而修行,结果连一个吉祥的梦兆都没有。六年中一心一意观想弥勒菩萨却连个吉祥的梦都没有,无著菩萨显现上产生了一点点退失的心,于是心灰意冷地下山了。
后来无著菩萨看到一个人用柔软的棉布擦大铁棒,就问这个人:“你擦大铁棒干吗?这样有什么用?”
这人回答:“我没有针,所以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
无著菩萨想:“那么大一根铁棒,用这样一块软布来摩擦,即使能磨成针,那时候这人还会在人间吗?这不可能磨成针吧。世间人为了这种无意义的事也要如此辛辛苦苦,我应该坚持不懈地修行佛法。”于是,他又回到了山洞中。
回去又修了三年,仍是没有任何验相,依旧连个吉祥的梦都没有。他觉得自己的确是修不成了,于是又下山了。
下山途中看到一个人,用一根羽毛沾了水,拂拭一块高耸入云的大岩石,他好奇地问:“您这是在干嘛?”
那人说:“这座石山太高了,我的房子在这座石山西面,它遮住了我的阳光,使阳光照不到我的房子,所以我准备把这座山拂拭掉。”
无著菩萨想:“世间人为了那么无意义的事还这样辛辛苦苦,我应该坚持不懈地修行佛法。”于是又回去了。
无著菩萨又修了三年(前后加起来十二年),依然是连个吉祥的梦也没有,真正是万念俱灰了,他失望地想:“看来我无论如何也是修不成了。”于是就下山了。
下山路上,他看到一条身上长满蛆虫的母狗,母狗是如此的痛苦,他想用手拈掉母狗身上的蛆虫,但又怕把这些小虫给拈死了,于是就用舌头把小虫舔到一边去。在他闭眼去舔的刹那,母狗不见了,他的本尊弥勒菩萨金光闪闪地现前了。
无著菩萨说:“您的悲心实在是太小了,我观修您十二年,您却连个吉祥的梦也没赐给我。”
弥勒菩萨说:“不是我不露面,其实我跟你从未分离过,是因你罪孽深重看不见我而已,你经过十二年的修行使罪业减轻,又由于看到母狗受苦而生起大悲心,使业障清净无余,所以才见到了我。”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生命这出戏》里也讲到:“修行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么重大的变化,也都是从当下、小小的改变开始的。学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学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样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于求成,那样会很危险,而且难有实质的效果。”
我们要相信无常,相信因果不虚。因为无常,我们所有的烦恼也可以一点点转变成智慧,烦恼是一点一点清净的,智慧也是一点一点开显的。
我们千万要记住上师叮嘱的这一点,要有耐心。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初学者,不要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观想三天就想梦见阿弥陀佛(当然,能梦见阿弥陀佛是非常好的,但梦见了也并非自己什么都不用修的征兆)。
如果我们把期望定得太高,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太过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出现身心的一些障碍,修行也很难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效果。
在这里要劝诫道友们,不论修什么法,学修哪个法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一点一点去积累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果。没有积累因的过程,而只是一味求果,其实是不相信因果的一个表现。
般若心经手镯¥送长辈、爱人、好友的吉祥护佑礼物▼点击以下图片选购图丨转载自视觉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你的每个「在看」都是最温暖的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