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南北朝
南北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南朝(年-年)
宋(-):刘裕
刘裕(年4月—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公元年,刘裕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刘裕早年家境贫寒,在东晋隆安年间参军,在镇压孙恩的战役中崛起,后又在年平定桓玄之乱后,掌握了东晋政权。在此后十余年间,亲率大军对内平定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后又吞并西蜀,统一中国南方;对外攻灭南燕,后秦等国,击败北魏,收复黄河以南及关中地区,使南朝疆域达到极盛。公元年,刘裕代晋称帝。执政期间,为政勤俭,在内政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推行“土断”,打压士家大族,抑制豪强兼并,重用寒门,赦免奴婢,削减严苛法令,振兴教育,减免税役,发展生产,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奠定了“元嘉之治”,也开创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皇帝。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齐(-):萧道成
萧道成(年―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年-年在位。
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接受教育,钻研《礼》及《左氏春秋》。性情深沉,通习经史,为南朝宋将军,被封为齐王,后受禅为帝,改国号为齐,建都建康。年,萧道成去世,终年五十五岁,葬于泰安陵(今江苏江阴北25里赵家湾)。死后赠庙号为世祖,谥号高皇帝。
梁(-):萧衍
梁武帝萧衍(年-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陈(-):陈霸先
陈霸先(年—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在位三年,于年驾崩,葬万安陵,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侄子临川王陈蒨入纂。
北朝(年-年)
北魏(-):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8月4日-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永兴二年(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年)才改谥为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年)改庙号为太祖。
代国建国三十九年(前秦建元十二年、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北魏登国元年(前秦太初元年、年),十六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北魏皇始三年(年),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正式称帝。拓跋珪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北魏天赐六年(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东魏(-):元善见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年-年1月21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永熙三年(年)至东魏武定八年(年)在位。
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向从容有大志,世人叹有孝文风。北魏永熙三年(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武定八年(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迫帝禅位于己,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北齐封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十八岁。天保三年(年)二月,北齐上谥号孝静皇帝,将元善见葬于邺县漳河以北。
西魏(-):元宝炬
西魏文帝元宝炬(年-年3月28日),鲜卑族,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一位皇帝。元宝炬在位十七年。大统十七年(年),四十五岁的元宝炬去世,葬于永陵,谥号文皇帝。政权实际上同宇文泰协调配合理政。死后由嫡长子皇太子元钦嗣位。
元宝炬生于正始四年(年),其父元愉反叛兵败后自杀,元宝炬兄弟几人也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宣武帝元恪驾崩后才恢复自由并重新编入宗室属籍,初任直阁将军,先后被封为邵县侯、南阳王,不久升任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年),进位太保、开府、尚书令。次年孝武帝元修与权相高欢决裂,元宝炬在受封中军四面大都督的职务后随孝武帝投奔宇文泰,同年进拜太宰,当年十二月,孝武帝元修被杀。群臣本来打算立孝武帝兄子广平王元赞,侍中元顺却向宇文泰建议立元宝炬为帝,宇文泰遂上表劝进,元宝炬于大统元年(年)正月初一日即位,改元大统定都长安。
北齐(-):高洋
齐文宣帝高洋(年-年11月25日),字子进,鲜卑名侯尼干,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北齐神武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
文宣帝高洋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其才能甚得父兄欣赏。武定八年(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征伐四克,威振戎夏。被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
文宣帝高洋执政后期以功业自矜,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费无度,最终饮酒过度而暴毙,终年三十四岁。庙号显祖,谥号文宣皇帝。后主天统初年(年),改谥景烈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年(年),改回原谥。
北周(-):宇文泰
宇文泰(年-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年北魏孝武帝因为与高欢关系失和而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专制西魏朝局长达22年,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建立府兵制,以扩大兵源。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大定二年(年),宇文泰去世。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年)追尊为文帝,号其墓为成陵。宇泰死后次年,其侄宇文护迫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泰子宇文觉即位天王,建立北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