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花卉的利用,并逐步形成花文化,随着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艺的发展,花文化也开始变得多样起来。花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人们初步认识花卉到对花卉的多形式运用,花文化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一、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是农业的发源地,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对植物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在新石器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花文化。出土的那个时期的两件陶制品,在陶制品的表面就有植物图案,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对植物的审美,并将其应用在陶制品上,可见花卉的历史及应用相当悠久。在新石器的中期,花卉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不仅体现在陶制品上面,在衣物、墙壁或其他器物上面,都发现过花卉图案。年江苏邳县出土的彩陶小口壶,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年山西方山出土的勾叶纹彩陶盆,是新石器中期仰韶文化的陶器;年山东莒县又出土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白陶封口规;这些陶器,除了将花卉图案纹上陶器做装饰外,还有许多陶器是以花卉作为模型,做出来的陶器就是花卉形状。商代后期,花卉已经开始应用在青铜器上,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中柱盂,在盂底部有一个镂空四瓣花,据说这种花朵疑似水生花卉“中华萍蓬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花卉题材变得多了起来,年河南新郑和年山西太原出土过莲鹤方壶和莲盖方壶,上面纹有仙鹤和莲花图案;年河南洛阳出土的一对孤君嗣子壶的盖上面有荷花图案;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簋,在盖上也有荷花图案。二、西汉和东汉时期两汉时期的制陶业发展非常旺盛,当时制作的陶器,不仅当作生活用品,也作为艺术品进行收藏。年在云南呈贡出土的灰陶陡池水田,就是东汉时期的陶制艺术品,上面纹有荷花、荷苞、游龟、双鸭和两只短舰;年江苏邗江出土的鎏金博山炉,也是一件艺术品,上面纹有32厘米的荷花图案;年广西贵县出土了汉初时期的九枝连盏灯,上面纹有扶桑花图案。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陶器,以骑士俑像为主,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这个时候,佛教比较盛行,因为荷花是佛家的象征,所以各种器物上面存在比较多的荷花图案。年在河北景县出土的东魏褐黄釉陶龙柄瓶,龙柄瓶的上腹阴刻有莲瓣纹,莲瓣下方为一圈堆贴花瓣;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乐舞纹黄釉陶扁壶,是北齐时期的陶制品,黄釉陶扁壶腹部两面皆有“胡腾舞”图案,中间一个人在莲台上跳舞,两边各一人配乐。四、隋唐及五代时期以后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发展鼎盛,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频繁,制陶工艺也发展非常迅速,此时陶制品上的装饰物主要是人物造型和形象逼真的花卉图案。年陕西西安出土的三彩陶塔罐,在罐的中间装饰有三层莲,又在陶器上施以不同颜色,这种陶器色彩艳丽、造型奇特、结构复杂,是极为罕见的艺术品。唐朝以后,制陶业、金属冶炼业、农业种植业、手工业、建筑业等高速发展,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花文化也跟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领域的文明发展,对花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力,没有古老的中华文明,就不会有灿烂的花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58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