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又东北过东武城县西。
清河又东北,迳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
(陵乡县故城)北魏侯城县,北魏太和十三年()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齐省[1]。
清河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西。《史记》,赵公子胜号平原君,以解邯郸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东矣。清河又东北,迳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世名之曰槛城,非也。
东武城县故城,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东汉属清河国。西晋太康中改为武城县。《元和志》卷16东武城县:“自后魏以来,山东贵族清河诸崔,即此邑人,为天下甲族[2]。
复阳亭(县)故城,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属清河郡。东汉省[3]。
清河又东北流,迳枣强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云:汉武帝元朔三年,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国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五十里,有枣强城,故县也。
枣强县故城,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东故县村。《元和志》卷17枣强县:“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神瑞二年()废[4]。
东武城县故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西汉东武城县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5];《中国历史大辞典》则认为东武城县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6];而按注文援引应劭所述“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则东武城县故城应位于阳乡(即东阳县故城今卫运河东鲁权屯附近[7])西南三十汉里一带。按此结合百度地图等综合考量则上述几说从方位上而言基本上都有一定的道理并无多少冲突,因为故城县西南即与清河县东北、武城县西接壤。故此本文认为东武城县故城应在今河北省故城县甲马营乡一带去搜寻,但因相关文普资料的匮乏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推证。
△又北过广川县东。
清河北迳广川县故城南。阚骃曰: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也。水侧有羌垒,姚氏之故居也,今广川县治。清河又东北,迳历县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属县也,王莽更名曰历宁也。应劭曰:广川县西北三十里,有历城亭,故县也。今亭在县东如北,水济尚谓之为历口渡也。
广川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8]
历县故城(历城亭),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历口渡一带。
历口渡,在今河北景县西南。晋代为清河津渡处[9]。《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后燕慕容垂遣慕容德攻勃海,“慕容麟、慕容隆自信都徇勃海、清河。麟击勃海太守封懿,执之,因屯历口”。
△又东过修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清河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阻深堤高障,无复有水矣。又迳修县故城南,屈迳其城东。修音条。王莽更名之曰治修。《郡国志》曰:故属信都。清河又东北,左与横漳枝津故渎合。又东北迳修国故城东,汉文帝封周亚夫为侯国,故世谓之北修城也。清河又东北,迳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修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
修县故城,西汉时置,修县故城治今河北省景县南。属信都郡。王莽时改名修治县。东汉时复为修县。西晋时移治今景县东[10]。
修国故城(北修城),[民国]河北通志稿认为:修国故城在景县南十三里。《清统志》:汉置,文帝后二年封周亚夫为侯国[11]。很可能是将修国故城与上述修县故城混为一谈。而年版《河北景县新志》对此则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修国故城即今景县县治……修县故城在南,修国故城在北所以名修国故城为北修城也。(备注:按年版《河北景县新志》第1卷:修国故城即今景县县治,查今县城内开辐寺之古塔上层悬有铁匾区,内铸有齐隋重修字样,重修既在齐隋,其创建当在北魏时代。考北魏永平好佛,奖励寺庙浮圆之建筑,一时全国州郡希旨承风共有一万三千余寺;景县开福寺之古塔雄伟庄严世无其匹;惟不建于南修城,不建于邸阁城,更不建于蓚市城,而建于修国故城内[12])
景州塔,又称开福寺舍利塔。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清一统志·河间府》“开福寺”条称:“前有古塔,隋文帝建。”民谚称“沧州狮子、景州塔、赵州石桥、正定府大菩萨”为河北四大古迹,建筑年代说法不一,据县志载建于北魏,为降妖除怪,根治水患而建。
西晋修县(邸阁城),西晋时休县移治今河北省景县东[13]。今景县东安陵乡古城村有古城遗址,颇疑即为西晋修县故城。(备注:景县安陵乡古城遗址位于安陵乡古城村西南米·汉一北朝;年调查发现。面积约6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夯土台建筑基址。采集遗物有灰陶板瓦、罐、盆等残片[14]。)
邸阁,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代储蓄军粮之所,谓之邸阁,其名始见于汉魏之间。元李治《敬斋古今黇》曾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举十一事,予复从《晋书》中得事,《魏书》中得八事,《水经注》中得十事,古印中得二……[15]
鲁国孔明碑,据施蛰存先生考证:《太平寰宇记》云:蓚县有邸阁城,内有鲁国孔翊清德碑,存。此作孔翊,郦注作孔明,未知孰是。兖州有汉御史孔翊碑,则别是一人,与此无涉。邸阁城者,仓城也。此碑唐宋间犹存,然不见欧、赵、洪诸家著录,遂不可考矣[16]。.
清河又东,至东光县西南,迳胡苏亭。《地理志》,东光有胡苏亭者也。世谓之羌城,非也。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又迳东光县故城西。后汉封耿纯为侯国。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人,入渤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追奔是水,斩首三万,流血丹水,即是水也。
东光县故城,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东汉为侯国[17]。河北文物局认为很可能是东光县找王遗址(备注:位于东光县东找王镇找王村南米·汉代;年调查发现。面积约IOO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板瓦、瓮、罐等残片。据史载,汉置东光县,故城在今东光县东。该遗址有可能即汉代东光县敝城址[18])
胡苏亭,按年版《宁津县志》:公元前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于今宁津城西保店镇置胡苏亭;因地处胡苏河畔,故名。公元前年(西汉高祖五年),今宁津县西境划归东光县,“以胡苏亭属之”[19]。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山东省情资料库:《武城县志》第一章建置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0]《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1]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整理点校),[民国]河北通志稿(1-3),北京燕山出版社,年11月第1版,第页
[12]河北景县新志第1卷[M].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4]《河北文物地图集·下》,第页
[15]王国维著,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凤凰出版社,8.11,第页
[16]施蛰存.水经注碑录[M].(卷二,五十二条)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8]《河北文物地图集·下》,第页
[19]山东省宁津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津县志[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