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徐福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当算是沧州人。
关于徐福东渡,沧州历代学者做过很多努力,取得丰硕成果。虽不能确切指出东渡之地,但徐福出自沧州,东渡给后来沧州风俗、地名带来的影响却基本无疑义,而且也早被日本人所承认。
徐福东渡是航海史上的大事,也是以往沧州文化历史上的开篇大事,虽然比他早的还有尹吉甫、燕留城等,但若论产生世界性影响,徐福却是最早的。如今有出海口的地方多在争徐福。除名人效应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至少从秦朝开始,中国人就开始放眼看世界了,都想把这个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放在自己名下。徐福出海有两次,大量人员需要培训,物资需要储运,海船需要制造集结,而那时到东瀛,需要沿海北去绕朝鲜半岛。渤海西海岸线如此漫长,在一时一地出航恐不实际,况且有的地方未必具备出海条件。
徐福本来叫徐巿,后改成福,是方士。秦汉之际,渤海之滨多方士。也就是说从山东半岛经沧州海岸一直向北的这片广袤区域里,方士特别多,徐福是代表者之一。徐福东渡前后,沧州这片大地又呈现出怎样的文化面貌?
当代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沧州就有人类居住。任丘、泊头有遗迹,沧州东部沿海也有发现。原始人类的生活面貌,而今已不容易说清楚。但到了徐福以前,商朝灭亡之后,商朝人被大量迁移到包括沧州东部在内的沿海地区,商代那些有文化的巫师、贞人等,一下子从上层跌落到谷底。商朝灭亡了,但商文化却没有灭,那时,商文化比发源于陕西的周文化要先进。这些先进的文化在渤海之滨延续,又经过周朝长时间改造,一部分成为孔子所称道的周公制礼的一部分,另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化也得以流传变异,比如追求长生不老,炼丹采药做神仙,成为后来的方士群体。
方士有技能,有文化,秦始皇要把这部分人用起来,要他们炼长生不老药,但是许多方士却没有炼出丹药,而且说了谎。秦尚法,不允许一个方士兼有多种炼丹方法,兼方按律当斩。徐福第二次东渡不回之后,和分封制有关的书籍被焚烧,几百个方士被坑杀。后世儒生夸大秦始皇暴政,才有了“焚书坑儒”之说。其实,秦始皇焚烧的多是民间图书,国家学术机构的书籍则保留,坑杀的也是那些造谣生事的方士而已。
徐福东渡,有是有非。非,仅服务于一朝一代;是,则成为开眼看世界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也显示出那时沧州东部沿海文化对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巨大影响。
刘德修书续接中华文脉
沧州在续接中华文脉上下过很多苦功,尤其遭战乱破坏的文脉。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之后,人们想读书已经很难,于是有了献王刘德修书。汉代班固说,沧州民间自古就有好《诗》的风俗,又因为大小毛公讲《毛诗》,后世和当代人们习诗为常。几年前,有学者认为沧州是“儒家文化的复兴地”。其实献王修书,修的不仅是儒书。《诗》是不是经过删改、儒学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四书五经”是不是纯正原始的“孔圣人”学问,清代和民国学人早就做过深入考证,何况献王修书首先要选版本,辨讹误,认读先秦文字,从而启发衍生出后代的版本、校勘、文字、音韵等学问。刘德修书,续接的其实是中华文脉,开启的是中华未来,仅冠之以儒学不太全面。但汉武帝要统一学术,他那里已经有个渤海人董仲舒(按当时眼光看,景县董仲舒也是沧州人),而刘德聚集了那么多人才,修书之外,尚欲何为?刘德因此受到猜忌。
后来便是曹丕带领一帮文化人来沧州。曹丕的南皮之行,标志着“建安风骨”向“邺下文风”转折,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
五代离乱,文化遭创,一个沧州人出来收拾文脉。此人就是今沧县相国庄的冯道。他倡议那些统治天下的马背上的皇帝雕印九经。历时20多年,书成之后,已经变换了王朝,此时是后周广顺三年(年)。巧的是,这一年,沧州铁狮子铸成。没有冯道倡修这些书籍,那么最为陈寅恪所称道的宋代文化,恐不会如此精彩。而泊头在数百年后兴起、至今传承的雕版印刷,也算文风泱泱的延续。
“中体西用”刷新文化教育观
到乾隆时期,又有了纪晓岚提要《四库》。修《四库全书总目》有功有过,销毁的图书与收录图书数目几乎相等,而且《四库全书》所收集的图书,现在依然能够看到。过,不能让纪晓岚一人承担;功,也不能让他一人独揽,《四库》是他凭借国家的力量,集中一流学者,加以自己才华的结果。论做官,他给亲戚通风报信,检验死刑犯怠于职守,但《四库提要》和《阅微草堂笔记》确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盛世之后是衰落。到了张之洞这个时期,清朝已经外有强敌,内有动乱,文化也开始分崩离析。面对这样的境况,国人和民族该何去何从?张之洞一边务实做事,一边著书。《书目答问》成为鲁迅、梁启超等人推崇的治学门径,《劝学篇》倡导“中体西用”,被皇帝颁诏发行天下。
人们习惯认为张之洞是反对变法,偏于守旧的,其实看他一生勋业,几无一事守旧,何况在他进京后制定“癸卯学制”、提倡君主立宪,在改变旧制度上,比“戊戌变法”实际彻底得多。只是遭到王公贵胄阻挠,伴随张之洞去世,改制不成,中国迎来了辛亥革命的枪声。
这位晚清重臣,一生有许多大手笔,备受孙中山、毛泽东肯定,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沧州走向大海面向世界
研究沧州文化,不能不考虑沧州地域特点。这是一片沿海却又处于黄河中下游的区域。九河下梢、洼淀纵横,古代丰富的水系,曾一度使这地方多盐碱。但时代迁移,地下水位下降,淤泥逐渐覆盖原来的盐碱,有很多区域成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沃土。在周定王到西汉时期,黄河所流经的沧州区域,相对安定,没有太多的大规模决口,使这里的农业得以发展,还一度与号称沃土的陕西一带相持,直到“安史之乱”时期,一直都是供应唐代首都粮食的主产地之一。即使是“安史之乱”后,驻扎首都的禁卫军因断粮而造反,也是沧州人韩滉及时运去了粮食,让唐德宗感恩戴德,说韩滉救了他们父子和李唐天下。袁绍在渤海而不是冀州誓师伐董卓,曹操开渠周转粮食物资灭袁绍、讨乌桓,高欢建北齐,也是有赖于这片区域众多的粮食。
王莽时,黄河改道南移,沧州从此与黄河绝缘。但此前黄河冲击出的一条东西大河屯氏河,以及丰富的水系并没断绝。直到唐末,沧州的丝织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曹操、袁绍大军还曾以这里的桑葚为食。此后因为军队掳掠工匠,金元等实行落后的游牧政策,沧州丝织才衰落下去,再没有恢复,曾经成片的桑林被棉花所取代。然而,几十年前农村所使用的桑木杈,还是上世纪这一带的产业之一。
水土之外,粮食产量的提高与铁农具的使用也有直接关系。沧州是“铸造之乡”,泊头铸造有悠久的历史。能否根据历史做一个推想:虽然沧州不出铁矿,但因为发达的水系和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加上沧州一度处于南北相持边境线上好几个世纪,军事上需要铁器,沧州又与产铁之地的山西、邯郸相距不远,铸造的兴起或许能在这些线索上得到些启发,另外沧州工匠也有可能参与铁狮子铸造。
大海给沧州以蔚蓝色开阔的视野,黄河为沧州抹上了斑斓的颜色,大运河则成为沧州千余年来的母亲。
沧州盐业发达,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沧州的盐并不能外销,因为山东、沧州以北、山西都产盐。沧州盐在隋炀帝沟通运河水系之后,才取得发展。人们认为隋炀帝挖运河是为了游玩、为了军事,其实南北水系沟通之时,他所接见的高丽使者还没有回到高丽,高丽国的态度,并没有明朗,与高丽关系并未恶化。他更看中沧州的粮食和盐,沟通运河水系后便于漕运到全国,这些都可在史料中找到蛛丝马迹。无论如何,大运河开通之后,沧州盐业开始了畅行天下的昂首阔步。
沧州的丝织衰落了,但棉花续接上了;黄河改道了,但运河跟上来了;运河断流了,但铁路尤其是港口兴起了。徐福开眼看世界,沧州人数次续接文脉集贤纳士,泊头利用天津等地的文化人雕印图书,张之洞带有自我保护意味的民族改造,一直到沧州人从国外带来新思潮,从而参与创建共产党、投身革命的洪流。在沧州的历史文脉里,虽然有激进和保守,发展与曲折,但从来就不缺开眼看世界和付诸实践的精神。
来源:沧州日报记者祁凌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