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生姜擦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30600.html

典雅古朴的牌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阔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白墙黛瓦的民房错落有致……年12月26日,记者走进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然而,在这样生态宜居的村庄里,记者发现几乎没有新房子。“年轻人都去城里买房住了,俺们村十几年没人盖新房了。”村干部苏兰福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计数据显示,年到年16年间,全市城镇化率从32.47%增长到54.74%,提升了22.27个百分点。

在衡水市城镇化发展按下快进键的十几年间,农村青年对结婚、求学、就业、居住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不愿被束缚在农村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转向城镇定居,形成在城镇买房热。记者走访桃城、阜城、枣强、饶阳等县市区的多个村庄发现,曾经风靡多年的“在村里盖三间大北房”的景象渐趋冷清,农民在农村建房意愿创下新低。

结婚、求学成农民进城买房刚性需求

“城里没有楼,姑娘见面直摇头”,流传在坊间的这句顺口溜,是近年来我市农村青年婚恋状况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村里盖上3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不仅是富裕的象征,更是孩子结婚的“必备品”。可如今,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完善的配套设施、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教育资源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进城购房,农村宅院被冷落。

“当年俺结婚的时候,做梦都想有处大瓦房。可现在,为俩儿子准备的两处宅基地却没了用武之地——孩子们都在城里买了房,老家的宅院谁也不稀罕喽!”说起农村盖房,景县龙华镇前孙庄村民刘英连连感慨。

刘英的小儿子耿亚猛今年32岁,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媒人一听他在城里没有楼房,立马摇头摆手:“不行不行,现在男孩儿在城里要没套楼房,人家姑娘连面儿都不见。”眼看着儿子年龄要“过坡”,刘英夫妻俩一咬牙,今年交了45万元首付款给他在市区买了一套两居室。

如今,农村青年在城镇买房已成为一种婚嫁时尚。在记者走访的十几个村庄中,九成以上的农村适龄男青年都在县城或市区买了房。饶阳县大官亭镇的赵大勇早早给儿子在县城买了一套大三居,“跨过这道门槛儿,儿子找媳妇就容易多了。”赵大勇说,村里有儿子的都省着攒着,为的就是给孩子在城里置办套体面的楼房,能顺顺当当娶媳妇成家。

城里的楼房不仅是农村青年结婚的“标配”,更是孩子们求学的“通行证”。随着衡水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惜贷款千方百计来市区买房,让子女进城接受优质教育。

“城里学校教学质量好,但孩子入学最好要有片内户籍,比如考市区的高中,目前A类考生得满足5年市区户籍条件,提早打算、提早行动,才能心里不慌。”阜城县码头镇40岁的张霞这样对记者介绍。她爱人跑运输辛辛苦苦攒下一笔钱,看到村里同住一个胡同的5户人家都进城买了房,今年初,他们也拿出全部积蓄做首付,在市区买了一套两居室,一口气解决了俩孩子的入学、升学问题。

“从近几年房产销售情况看,购房人群中农民占比高达7成。”我市资深房产经纪人张丽分析,农民购房热,主要是在结婚、教育等方面存在刚性需求。她推测,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入学政策的收紧,城镇商品房对农民吸引力依然强大。

县域特色产业雄起助推农民进城就业购房

近年来,我市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安平丝网、景县铁塔、枣强皮草、冀州玻璃钢等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黄土地,进城变身产业工人,在城镇购房安家。

景县龙华镇是名闻遐迩的特色产业小镇,铁塔、橡塑等一批特色产业拉动了大批农民向镇里聚集。该镇贾吕村刘刚林父子三人同在镇上洁绿塑化有限公司打工,短短几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在村里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如今一家子都成了上班族,还住上了楼房。”刘刚林性子豪爽,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声音高八度。他说,6年前把家里的耕地流转后,便和俩儿子来到镇上这家主营铁塔的公司打工。如今,父子仨都是业务能手,又吃苦耐劳,收入也节节攀高。“俺们一家子在镇上买了三套房,俩儿子各一套,俺老两口一套。老家的宅院,逢年过节才回。”在刘刚林心里,从村里搬到镇上,虽说只跨出了一步,但因为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楼房,人生实现了质的飞跃。

“世界皮草看中国,中国皮草看大营。”枣强县大营镇是中国毛皮加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天下裘都”,目前产业辐射到周边5市县多个村庄,从业人员达25万人,每年都有大批农村青年涌向这里,并置业安家。该镇李富庄村民于洪昌从事皮毛生意多年,前几年在大营皮草交易中心买了间门店,销售皮草服装,每天来回奔波于镇上和村里。“来回一趟10多公里,不方便,早就想在镇上买房了。”年,他瞅准了一处新楼盘,果断下手,买下一套平方米的楼房。于洪昌对当下的生活非常满足,他坦言,其实早在村里要了宅基地,但一直没有盖。皮草产业的发展让他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如今,于洪昌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孙女,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前些日子又花80多万元在市区买了房。

“俺们进城买房,不仅仅是‘换个地方住’,更是想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了工作才能落得住、过得好、扎下根。”采访中,于洪昌道出了大多数农民的心声。

成本逐年攀高农村自建房受冷落

如今,农民在城镇贷款买房已不是新鲜事,为什么他们宁愿举债,也不愿再在农村盖宽敞明亮的大屋呢?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到,农村盖房成本逐年升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前些年农村盖房成本相对较低,比如10年前盖4间像样的大瓦房,有个五六万就足够了,可如今同样的房子没有二三十万根本下不来。”武强县泥瓦匠刘师傅指着村里的一栋瓦房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今盖一套平方米的房子,前前后后需要十几个工人,每人日工资在—元不等,仅工费就要3万元左右,加之沙子、水泥等建材成本攀升,盖上几间毛坯房,再简单装修一下,就需要近20万元。“如果拿这20万交个首付,在城里买套楼房,感觉底气足、腰杆硬,这也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选择。”刘师傅表示,10多年了,村里几乎没人盖新房,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进城买房了。“村里的去镇上买,镇上的去县城买,条件更好的就去市里了。盖房的越来越少,连我们这些泥瓦匠都被迫转行了。”

在农村盖新房成本高,修缮房屋成本也不低。“我前不久捣鼓了一下房顶、刷了刷内墙,就花了3万多。”桃城区邓庄镇苏秀山老人家的房子失火受损,找人进行了修缮。苏秀山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如今儿女都在市区买了房,他表示,要不是故土难离,他也不会花“老本”去修这老房子了。

故城县郑口镇农民王振龙对翻盖房屋成本增高也有切身体会。他曾祖父那辈儿留下一处房,“多年了,成了危房,不得不翻盖。”可是,他没有料到,只把4间毛坯房盖起来,已经花了12万元,“再加上装修,没有20万下不来。”王振龙叹了口气,咂了咂嘴。

除了算经济账外,许多农民还把城镇楼房背后的“增值”价值算在了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不断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城镇住房的“颜值”和“内涵”都在不断提升。因此,许多农民宁愿花二三十万元在城里交个首付,也不愿在村里费心费力地盖房了。

农村修房盖屋的人越来越少,但对于在外地经商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和退休人员而言,农村的宽屋大院是永远的念想,留住乡愁仍然是游子们浓浓的情怀。只不过,为解乡愁返乡盖房的人占比很小,且以“候鸟型”居多,去城镇购房依然是农村的主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越来越美、越来越富,寄托了几代人的期盼和愿望。乡村要发展,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并且留得住、扎下根,是乡村振兴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优质的教育资源、洁净的居住环境、健全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灵活多元的创业就业机会……城镇的优势显而易见。只有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地扎根农村,盖新房建新居,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来源:衡水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