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自古来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连年自然灾害加剧了人民的灾难。历代志书常有“春大早”、“夏无雨”、“秋无种”和“赤地千里,饿殚遍野”之记载。据有关资料记载,鲁北地区年、年天气“持续亢旱”,“赤地千里,岁谷不登,民不聊生”,“菜叶草根采掘殆尽”。年“春旱秋涝”;年和年,运河两次决口,淹没田地余顷,村庄近个,受灾群众10万之多;年“干旱年,继上年秋冬旱,入春少雨雪,二麦无收,春荒尤重”。年鲁北地区出现大面积旱蝗灾害,受灾总面积24余平方公里,受灾人数多万人。大灾之年,收成无几。除了旱、涝、蝗灾害外,还时常有瘟疫大面积流行,致使劳动人民万般无奈,被迫卖儿卖女,四处逃荒。鲁北大地一片凄凉景象。
旱灾
年(清光绪元年),全省共有38个州县因旱成灾。《齐河县志》记载:“春夏旱无麦,秋歉收,冬无雪”;《齐东县志》记载:“民饥,树皮草根采食殆尽”。年成灾州县达97个,形成全省性特大旱灾。《齐河县志》:“春大饥,草根树皮食之为尽……秋歉收,大疫,死之甚众。”年,由于连年荒旱,疠疫流行,死者无算。
年—年(民国16年至民国18年)据《中国救荒史》记载,年山东省有94个州县成灾,“鲁大蝗,旱灾尤重,受灾者九百万人”。《临邑县志》载:“雨水愆期,飞蝗过境,夏禾苗枯槁颗粒不收者居多”年,“春夏大旱,禾苗半枯死,民不聊生”,山东省84个州县成灾。年山东省有个州县成灾。
从清末和民国时期几次特大干旱来看,其主要原因,固然是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如“自春夏无雨”、“自正月至七月亢阳不雨”造成的,但当时水利设施很少,遭旱灾后,政府又未及时组织人民群众抗灾自救和采取赈济措施,也进一步加重了灾情。
水灾
水灾,包括内涝与河决。旧志记载的“大水”、内涝与河决常不分,其中河决占的比重更大。旧中国河道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汛期泛滥经常发生。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年中(—年),卫运河决溢成灾35次,徒骇河决溢35次,马颊河决溢15次。其中,民国期间(~年)37年内,德州因大水致灾7次,其中只有1次因降雨集中而内涝(午7、8月降雨,4毫米),其余6次均为运河决口所致。民国期间,运河决口为一大祸患,平均6.16年1遇。
清康熙四十二年(年)农历五月以后长期霪雨,山东省个州县有98个成灾。(恩县志)载:“六月霪雨,初二日大水自西南来,庐舍倾倒,禾苗淹,陆地行舟,自县乘桴直抵东昌。”
年(清光绪九年)2月黄河凌汛,齐河官庄、王庄堤岸和~号水屋因漏洞决口。齐河、禹城、济阳、临邑、商河等县部分村庄被淹。
年(清光绪十六年)6月23日因鬲津河溢,平原。陵县、德平、临邑、乐陵被淹,百余村受灾。
年(民国6年)5月运河决口。医院医生护士乘坐船只外出行医。秋卫运河在恩县耿李庄决口,德县被淹,兵工厂被水围,出入用船。
年(民国7年)7月卫运河在恩县堤下西北洼决口,淹没村,淹地72.1万余亩,有的村房屋倒塌,庄稼颗粒未收。
蝗虫灾
明朝末年,从崇祯八年起,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连续多年发生大蝗灾,本已被农民起义搞得焦头烂额的明王朝,又加上连年的大蝗灾,很快便遭到了灭亡的命运。
清代已接近现代,保存的史料也较完整,《清史稿灾异志》共记有蝗灾94次,平均约3年1次。其范围大致与元明二代相同,严重程度也不相上下。
民国年间,中国的蝗灾仍时有发生,据一些地方志记载,在河北、山东等地,民国四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蝗灾。
冰雹
德州市出现雹灾的机率为0.25,平均4年一遇,属少雹区。降雹的走向大部分是西北东南方向移动。第一条路线是自河北景县经德州市向陵县、临邑去。另一路是自故城县北部经德州市南部向东南去。冰雹移动与高空冷锋移动基本一致。
旧志记载的雹灾有4次,分别是年(明永乐十二年)五月雹伤麦;年(明崇祯十五年)四月大雨冰雹;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旱、雹伤禾木;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夏五月大雨雹、大风拔木。
地震
清康熙七年(年)7月25日,郯城发生8.5级地震,波及德州。齐河房屋倾毁。陵县城垣、文庙俱倾圮,房屋倒塌。德州塌毁民居,压死人畜甚多。德平城池雉堞坍毁。平原坏城楼民居。武城房舍多圮。
清康熙十八年(年)9月2日,河北三河发生8级地震,夏津官民房多圮。
清光绪十四年(年)6月13日,渤海发生7.5级地震,禹城房屋有倒塌者。
年8月1日4时35分,菏泽发生7级地震,禹城房屋墙垣向东倾者居多,房屋倒塌数十间,倒墙压死小孩2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