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随心
德州大运河古街,她坐落在大运河西岸边的“古运河景区”里。她濒临南运河,是一个景色怡人、名副其实的“运河古街”。这里原系河西三里庄管辖的“许家摆渡口村”,该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震八方。自古以来,在德州城的历史上,这个小村也是个较 的村落,是山东省连接河北省的交通要道。故无论是德州城的史书里,还是文人墨客的诗词里,亦或各类民间故事的传说里,都留有它的痕迹和它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
德州城西运河的中心区域
在老德州人的心目中,胜利桥(许家摆渡口)附近是德州城西运河的中心区域。人们为何这么说哪,其主要的理由有三:
一、明清时期,坐落在“古运河景区”南头的运河堤处(胜利桥处)被称“老龙头”。何为“老龙头”?即德州城西区段运河的中心或起始部位。当时,古运河由南向北流到此处时,急转圆弧状弯向东北方流去,它悠然自得的进入了德州城区,貌似这里是德州城西运河和大运河之间的分界线。
这里自古就是德州城西运河上的的 个码头,古时曾号称“上码头”。该码头的历史“源遠、流长”①,具体是从何时兴建的已无从查找。有历史记载的是,据《德县志》载:“明正德六年(年)刘六、刘七率兵数万犯州城,自城南豆腐巷过河。”人们只能以此推算它最迟始于明代。后经清乾隆年间旧运河的改道,清末修“兵工厂”时“上码头村”被拆迁等历史事件,这里仍留下了德州四个码头②之一的“南码头”(豆腐巷码头、水营码头)。但老德州人一直称这里为“老龙头”。
二、因为德州古城是靴子形的,西城墙自西南角向北不远处,就缓慢的画内弧向西北方向而行,从而造成了德州大西门的城门楼也略向西南方向倾斜的现实。当时人们如站在“老龙头”的拐弯处(现胜利桥处),顺着旧河道向东北看,就能直接看到德州城的大西门口。貌似大运河的顶头是雄伟壮观的德州大西门城门楼。给人们一种从运河里南来的点点白帆,进入了德州城里一样。
故在世上便产生了“沿河从南方运来的皇粮及其运往京城的他物资全进了德州城,故德州城异常兴旺发达。故有些大臣由此而上奏皇帝,说该运河有影响朝廷繁荣发达之嫌的奏本,并编撰了诸多迷信的传说,从而促成了朝廷德州城西运河必须改道的决心,才有了今天自胜利桥到小锅市这段运河比较直的状态。
三、据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记载:“运河在本县城西,昔自上码头北行,迳大西门外快水口折而西北,绕皇殿又折而东至回龙坝,循城根北行小西门,据河仅数步,至小锅市转西北流。”
该志书又载:“乾隆二十八年,因皇殿河险,又在上码头筑坝遏塞旧道,于三里庄挑引河四百九十五长,至浮桥口接合旧流,自上码头至皇殿又为废河矣。”即德州城西自胜利桥至桥口街这段较直的运河,系清乾隆二十八年开凿的新河,这里便是老运河(明之前运河)与这段新运河(清代运河)的分界线。从这里开始,南运河往北流至小锅市处系“清代运河”的河道,往南是老运河的河道。故这里是德州城西运河的中心点和新旧运河的分界线。
综上,这里可称“德州城西运河的中心区域”。
历史悠久的摆渡口
德州城赫赫有名的许家摆渡口处(现胜利桥处),系德州四大摆渡口之一。自古这里就是贯通山东与河北故城一带的交通要道。因需在这里过河的物资和人员较多,故很早以前人们就在这里设置了摆渡口。因暂时查不到具体的记载,该摆渡口始建的时间和名称居多为传说,无可靠的历史记载。
如有传说:许家摆渡口原名曰“石家摆渡口”,是清雍正年间,家住城里税务街(前进街)的从一品大将军石云倬为接待前来述职的官员而设置的官渡。实际,石云倬系康熙四十五年()的武进士,曾任皇帝身边的三等侍卫。
雍正九年()升任从一品西路副大将军,雍正十年遭冤狱,直到清乾隆七年(),流放杭州后,因病而身亡。
石云倬将军不仅没在德州附近做过官,而且,在任时他终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整天忙于公务,回家的机会都很少。虽原石家园街曾是他家的花园,可他本人享受甚少。况且原在盐店口南北街之间的运河上有一石桥,故此处称之为“石家摆渡口”之言,只能是误传而已。因旧运河没改道前的运河岸边有个“上码头村”,故该摆渡口应叫“上码头摆渡口”,而此名在有些史书里也曾出现过。
据相关志书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因旧运河改道,人们将在老龙头处流向东北的运河改成直接向北流,原来盐店口处的石桥就失去了作用,促成这里必设摆渡口的条件,故这时建摆渡口的可能性较大。
年,由山东省交通厅与衡水地区联合投资,在许家摆渡口附近,修建了长60米、宽6米的单排桩木架桥,名曰“胜利桥”。这个在运河上服务了近二百年的许家摆渡口,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皇后与“豆腐巷”
乾隆十三年二月初四(),乾隆帝奉皇太后旨意,偕孝贤皇后东巡。很明显此次东巡的用意是借谒孔庙、登泰山,游山玩水以排解孝贤皇后心中的痛子之情。可乾隆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孝贤皇后竟病逝于德州的运河上。
当年的三月初八日,乾隆帝一行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到达山东省边界的德州城,在豆腐巷附近弃车登舟,意从水路回京。谁知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终年仅37岁。乾隆帝立即将皇后病死的消息上奏给了皇太后,皇太后亲自到皇后船上临视了孝贤皇后,悲恸良久。乾隆帝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皇太后御舟缓程回京,自己在德州料理孝贤皇后丧事。三月二十五日,孝贤皇后梓宫奉移景山观德殿。
有关皇后的死因正史里没有记载,在《乾隆实录》中也只记了一句:“驾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这句话留下了两点信息,其一、皇后死的地点是停泊在德州运河里的船上。二、皇后死的时间是晚上亥时,即相当于现在晚上十点左右。
至于死因没有记载。但德州城民间 的说法是:当晚,乾隆皇帝兴致大发,在御舟上欢宴玩乐,富察皇后出来劝阻,乾隆非但不听,还醉醺醺地当众打了皇后。作为母仪天下的一国皇后,当众被打羞愧难当,一头扎进了冰冷的运河中。众人一见,惊慌失措,赶紧命护卫随从救人。当皇后被打捞上来后早已断气。乾隆悔恨交加悲痛万分。事后亲自扶柩回京,追封富察皇后为孝贤纯皇后③。
“罗酒”与“豆腐巷”
德州城有句民谣:“封千顷、罗百万、枣林(景县)的张家也不善”,指的是当时封、罗二个大户在德州城的地位。比如罗庄就原为罗家的族茔地(因其家族分东堂支、城内支,故茔地分罗庄东和东八里庄两处),因时雇刘姓人看守族茔,故今罗庄的刘姓人家居多。
当时德州的“罗酒”就因系罗家酿造而得名。因此酒中含菊花和荷花两种花的香型,很受
官场、文人墨客们的青睐,故时有能饮“罗酒”为幸事之说。田雯、顾炎武、王士祯、
纪晓岚、高凤翰等名士,均为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
如王士祯在《德州罗酒》的诗中说:“玉井莲花作酒材,露珠盈斛拔新醅。清冷错认康王水,风韵还宜叔夜杯”。而胜利桥东头豆腐巷的前身,就是当时罗家以植菊花、养荷花而供酿酒之材的苗圃。
菊花被文人雅士们奉为“四君子”之一,其花清姿傲骨秉性耐寒,所酿酒亦清冽微苦,幽韵绵延。正合文士苦其心志,冰心可鉴之项表。荷花堪称“三清”之首,荷花之清在于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也,荷花之香清心而留意,风韵而纯洁也。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德州“罗酒”渐失后,有部分罗家后人来该苗圃里开起了豆腐坊,因该村在运河边有口甜水井,罗家人用此井水做出的豆腐堪称上品。
特别这里是运河码头停靠的船只居多,而豆腐品质好而销量大,从而引来了好几家做豆腐的作坊,故得名“豆腐巷”。后来,李家的“撅腚豆腐”闻名州城,豆腐巷更是闻名于世了。
悬壶济世的许品三
许家摆渡口的后期当家人许品三先生,他不仅是悬壶济世、口碑远播的不收诊金而正骨之名家,还是远近闻名的武术界“功力门”的正宗传人。由于他与人为善、平易近人,名下徒弟众多,在这一带也留下了诸多武林间的传说故事:
自古许家摆渡口一带,就有诸多武林高手在此收徒习武,故该地习武蔚然成风。比如豆腐巷街的罗秀凯先生其师宗为天津名家的“八极拳”传人。罗秀凯先生武术造诣甚高,收徒甚众,在德州城周围的武林界颇较高的武德声望。又如,陈家花园的园艺师陈玉亭先生,他培育的菊花不仅被评为全国菊花金奖,为德州城的市花赢得了荣誉。而且,他还是武术“太祖门”的正宗传人,造诣很深、门下徒弟甚多。加之“功力门”的正宗传人许品三先生的门徒。故这一带武林门派较多,可他们却一直是门派间相互切磋、文明习武,从没发生过异常问题。但也流传出了不少的传说故事:
比如:某天从河西来了一位武林人士,认为自己的功底了得,想挑战一下许三爷。他在许家摆渡口坐摆渡过河,当船到码头船工前来收费时,该人坐在船头的木头桩子上说:“要收钱可以,但你们必须把我拉起来,你们若能把我拉起来,我就给你们双倍的船钱,否则……”。这时一个船工过去就拉他,哪知拉了三拉没拉动,又去了三人合力拉,他仍然一动不动。
这时,就见许三爷慢条斯理的走上了摆渡,边走便对船工们说:“各位父老乡亲都知道,有钱没钱都可坐咱家的摆渡,伙计们无需强行收船钱”。说着就走到了那人面前,轻轻地在他脖子后拍了一下并顺势慢慢一推,只见那人向前跑了好几步就趴在了船上。那人赶快爬起来,满脸通红的快步跑下了船,头也没回就消失在人群之中。这样的传说故事在这一带流传的很多,且为举不胜举。
胜利桥与摆渡口
胜利桥的前身是许家摆渡口。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④先生,曾写诗描写该渡口:“月细仅如钩,疑升复疑没,每人沙间坐,白露湿罗袜,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就是说,自古这里不仅是交通要道的运河渡口,而且是一处景色宜人的繁华之地。
据康熙《德州志》记载:“时有大小渡口八个,即第三屯渡口、上码头渡口、浮桥口渡口、彭家船渡口、百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和桑园镇渡口”。而其中靠近城池只有浮桥口和上码头渡口,故这两处是当时德州城与河北省的交通要道,是最繁华、往来商客不断的交通要隘。
为了过往车辆的安全,摆渡口配有几个脚夫为之服务。并立有不成文的规矩如:礼让货船、夜不渡河;僧道、残疾、杂耍艺人等不收费等。故明代诗人李若讷在过该摆渡口时就写出了:“南北风波任长年,渡人渡马不需钱”的诗句。
据老人们介绍,当时河堤上,各种商铺毗邻、各类商贩往来不息。如有在此路过的船只想要买食品或物品时,可直接把钱扔上岸或拿着竹竿将钱递上来,商贩就会把物品送到船上,保准头分毫不差。故这一带的运河上有“抛钱购物”之美誉。
为改善山东与河北的交通状况,年,山东省交通厅与河北省衡水地区联合投资,在此处修建了长60米、宽6米的单排桩木架桥,起名为“胜利桥”。
胜利桥建成后,它不仅承担了繁重的运输任务,而且,人医院、商店、机关、工厂(特别是为 伤员疗养而建的“医院”的落成)成了德州城的繁华之地。
二十年后的年,市政府将单排桩木架的胜利桥改建为,长米、宽10.5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年又将桥面加宽到15米。年,再次将其拆除重建,重建后的新桥系长82米、宽36米的双向六车道之桥梁。
胜利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南运河德州流域内建造的 座公路桥。它见证了解放后德州港口的发展史,见证了大运河德州段的航运史,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辉煌征程。是德州人目中的一座名桥。
今天宽敞壮观的“胜利桥”,已与风景秀丽的“古运河景区”融为一体;特别是新建的“九达天衢”落户此处后,这里成了运河两岸百姓们的娱乐活动中心;成了德州城大运河的中心部位和标志性区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南运河德州段”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希望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德州运河岸边古老的“许家摆渡口”!千万不要忘记运河边的 小村落:许家摆渡口村。
注:
1、见古运河景区的两个石头牌坊。
2、四大码头:清雍正及乾隆年间德州旧运河改道后,德州城的码头就由原始的分散型,变成了相对集中的码头格局。由原来的十几个浓缩为四处,即一、南码头:也叫上码头、水营码头等,大约在现胜利桥略南点;二、北码头:也叫西关码头、浮桥口码头。位于现桥口街西头;三、福记码头:位于现老电厂南黑马市场一带。四、桑园码头:当时归德州城管理(其中不含老虎仓的皇家码头)。
3、部分资料源于德州“德州学院运河学研究院”的论文。
4、王世贞,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明嘉靖二十六年(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左寺、刑部员郎中、山东按察副使、南京兵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等职,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曾独领文坛二十年,与李攀龙等合称“后七子”。留有《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著作。
(作于年11月8日)
随心,本名马惠彬,男,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余篇万余字。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德州史话》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壹点号玉河微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