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10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

目前已拥有省级项目33个国家级项目6个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讯(记者杜俊颖)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10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项目——枣强裘祖比干传说,传统音乐项目——故城运河传统架鼓,传统戏剧项目——深州老丝弦、安平河西调,传统美术项目——衡水料胎画珐琅(古月轩)、水晶玛瑙雕刻制作技艺、阜城剪纸,传统技艺项目——桃城区木活字印刷技艺、景县传统布艺、饶阳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

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省级非遗项目达到3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充分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极大推动了对非遗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1枣强裘祖比干传说

产生于商代末期,枣强县大营镇为发源地,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史记》《封神演义》和明清《枣强县志》等,汉唐以后,各类典籍中的记载更加丰富。

其内容以裘祖比干在大营制裘造福庶民的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比干制裘”“妲已害比干”“空心菜”等)、地名传说(如“大营名字的由来”“天下裘都的来历”)、物产传说(如“营皮”)、风俗传说(如“大营皮匠供比干”)、祭祖文化(裘祖祭典仪式)等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比干的忠义诚信、爱国爱民、公正包容和“为国甘献身”的忠义奉献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征服大自然的智慧和毅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故城运河传统架鼓

即武官寨架鼓,因在故城县武官寨村传承而得名,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运河两岸喜爱人数众多,场面巨大、气势恢宏、是当地群众的重要庆典娱乐形式。

清末,武官寨村民李登选博采众家之长,自立一派,即“武官寨架鼓”。他毕生从事架鼓的演出和发展,并根据大量的实践,汇编成《武官寨架鼓鼓谱》,为之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范本,使武官寨架鼓传承百年没有走样,始终保持了原生态。李彬成为武官寨架鼓的第六代传人。

3深州老丝弦

起源于早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民歌俗曲,有多年历史,是河北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属于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文化渊源的口传心受戏曲文化遗产。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灵活性,对研究中华民族渊源文化和地方风俗民情都具有重要价值。

深州老丝弦吸取了多种剧种曲调,创造性继承和发扬了明清以来早期老丝弦剧种的演技,先后流传于深州、安平、饶阳、束鹿、武强、武邑及保定周边地区,组建了多个民间业余剧团,在冀中、冀东南地区民间庙会、节令、集会、庆典等场合演出。

4安平河西调

是我国戏曲家族中独有的珍贵艺品,起源于明末清初安平一带,属国家稀有剧种之一,起腔、二板、大青羊、小青羊、蹶尾巴狼,锁链枝这些板式组成,曲调婉转,优美动听,结构紧凑,通俗易懂,便于传唱。

5衡水料胎画珐琅(古月轩)

料胎画珐琅鼻烟壶,为清代宫廷独有的艺术品,备受皇帝珍爱,还把它当作特殊器物赏赐皇亲国戚,时至今日则倍受中外藏家青睐。清代晚期,料胎画珐琅日渐衰败。民国时期,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菶祺随父学习料胎画珐琅绘烧技艺。当时叶菶祺负责绘制、叶晓峰负责烧制,各负其责,缺一不可。年,王习三从师叶氏兄弟,成为能够同时掌握绘制与烧制的“全活儿”艺人。年,王习三在衡水特种工艺厂恢复了停产多年的料胎画珐琅创作,在师承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工艺技法,培育新人,并发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感的珍品。

珐琅釉原产于欧洲,不同于青花或粉彩,由于色彩艳丽、色釉高凸且稀有名贵,用它烧制出的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华丽高雅、有宝石般光色,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珐琅艺术品有金属胎(景泰兰、烧瓷)、陶瓷胎和料胎之分,其中以料胎画珐琅最为珍贵。

6水晶玛瑙雕刻制作技艺

水晶玛瑙雕刻技艺始于元代。清朝中后期,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文化街闻名中外,从事传统手工艺的民间艺人络绎不绝。至咸丰末年,衡水人在琉璃厂开的店铺接近家,占总经营店数的90%以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艺人回到老家衡水。衡水的传统水晶玛瑙雕刻技艺,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水晶玛瑙雕刻技艺分为问料、设计、雕刻、抛光四大工序。每一道工序艺人们都有自己的绝活儿,通过精工细作,一件上呈的作品才能完成。在这项传统技艺即将面临失传的情况下,珍壶斋致力于培养年轻人,使之得以继续传承、发展。

7阜城剪纸

特色鲜明,历史久远。清光绪年间,有名的剪纸世家有陈集村的王金龄和王万田、普乘寺村的刘家、大息村的息李氏。其中王万田师从天津西关万盛栈1号花样铺,上世纪60年代初回家乡,通过对其他派系剪纸的潜心研究并改进,弃剪操刀,改为制版雕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别具魅力。

8桃城区木活字印刷技艺

活字印刷分为铜活字、锡活字和木活字等。元代王祯(-年)发明的木活字印刷法,轻便廉价,成为了传统活字印刷技艺的代表。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馆长的刘新岗的祖父刘茂祥,曾于年前后进京学习木工。机缘巧合,在为一个来自湖南的木活字印刷作坊制作木字坯的过程中,习得了木活字印刷技艺,并将这门技艺于年带回衡水。刘新岗继承祖辈传下的技艺,通过苦心钻研,交流探讨,将之发扬光大,并于年传授给了子女和木活字馆工作人员。目前,传承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技艺,已成为衡水木活字馆的一项日常业务。

9景县传统布艺

在我国古代,婴幼儿服饰多与“虎”和“五毒”(五毒:即青蛙、蝎子、蛇、蜈蚣、壁虎)有关,如虎头鞋、虎头枕、虎头围嘴、虎头帽、布老虎及五毒鞋、五毒肚兜、五毒摆件、五毒耳枕、五毒挂件、壁虎鞋等。现在我省民间仍然有送虎头鞋、虎头枕的习俗。每当孩子出生或者孩子生日,奶奶或者姥姥都要亲手给孩子做虎头鞋、虎头枕等送给孩子,祝愿孩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寿。

10饶阳虎头鞋手工缝制技艺

饶阳赵艳玲的曾外祖母张刘氏,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的布艺刺绣能手,外祖母郭氏,受母亲亲传,附近乡亲纷纷登门学艺和求做工艺品鞋、布老虎枕、布老虎鞋。赵艳玲从七八岁起,就受母亲熏陶学布艺刺绣,十五六岁时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女。经她传承指导从事工艺品工艺的妇女现有1多名,很多因之实现了脱贫致富。3年,赵艳玲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在县城开办了嬿儿园工艺品店。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又建立了多个手工艺品制作的网点。随着工艺品事业的发展,她还制作了手工布马、老虎枕、虎头帽等系列作品,并注册了手工艺布老虎鞋‘御聖柳’商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