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5日,河北美术馆的大运河主题画展终于开展了,来自书画界名家创作的河北大运河作品在这里向社会展出,受疫情的影响,这是今年的首个大型画展。

说起大运河,耳熟能详的就是“京杭大运河”,但中国大运河其实有三部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全长多米,开凿最早的距今已有多年,所以中国大运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运河的历史很长,很难简单说清,所以我们今天只以本次画展的主题,说说流经河北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示意图

京杭大运河是元明清时期的南北运输通道,起于杭州,流经江苏、山东,在德州流入河北衡水景县和沧州吴桥,穿过沧州市区和部分县市后从天津连接海河,继续向北经香河流入北京通州。在我们的印象中,京杭运河承担着南粮北运的重要工作,然而它的存在给沿线的城镇带来的改变,要从带货说起。

名家作品

运河上的“带货文化”

今天人们依赖网络带货,而古代的运河两岸,可以依靠商船。刚刚读了单霁翔老师的《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原来紫禁城所用的建材,大部分是依靠京杭运河而来,而那时候除了整船运输外,给朝廷带货成了当时的规定。运河岸边的山东临清盛产青砖,朝廷规定北上的漕船和民船必须带上规定数量的青砖,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丢失都要赔偿。除了朝廷所需,更多的是生活物品带货,粮油、布匹、工具、盐等等,于是运河上的每一个码头都成了交易市场。位于邢台清河县的油坊古镇,至今还保存着清朝时期的盐店,而这个镇上,据说有多个姓氏,都是明清时期做生意留在本地的商客,而油坊镇曾经也是运河之上的繁华小城。

名家作品

运河文化穿越千年

运河开通后,码头上的商业的日趋繁华,看过上海滩的都知道,仓库、码头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大家通过地图中可以看到,沧州段的运河弯弯曲曲,这些弯正是古代人开凿运河时解决河水落差时设计的设置的,这种设计延长了河道降低了落差,使得过往船只更平稳的形势。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这段运河上的大小码头和仓库非常密集,于是本身尚武的沧州人成了码头和仓库的守卫,同时也有部分沧州人成为了镖师,在运河上押运货物,有个词大家可能听过——镖不喊沧,可见沧州镖师的功夫在业界好评度极高的。

书画名家在创作前合影

千年之后,运河两岸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而随着北运河的搪塞,失去了它的功能,但依靠铁路、海港,沧州的发展没有止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沧州武术中的劈挂拳、燕青拳、八极拳等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同为沧州的吴桥县,著名的吴桥杂技也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经济上,沧州依托黄骅港和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发展相当迅猛,而大运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沧州铁狮子

说到这里,想起了河北省会石家庄——这个铁路拉来的城市,像运河拉来的城市一样,从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交汇在此的那天起,依靠交通的便利,来自各地的人汇聚于此,促成了这个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就像千年之前,运河开通时的油坊镇和狮城沧州,人和资源的汇集诞生了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网变得越来越发达以后,城市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前段时间听说“郑(州)太(原)客运专线将于年底开通”的消息后,觉得石家庄的交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互联网高度繁荣的今天,带货已经变得如此简单。所以,大运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实体的文化遗产,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经济实践,所以当下的经济发展也应以史为鉴,不断地转型,去需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吴桥杂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文化遗产,它不但包括沿线的风景、建筑等景观,还包括人文、历史、风俗和故事。它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大运河,讲好大运河的故事,我们青年人应该行动起来。

通过参观这次画展,也让我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宣传和守护。

图片来自河北画院图片来自河北画院

本次展览时间为年12月5日——年1月5日,持续展览30天。

河北美术馆位置在槐安路与建华街西行1公里,河北画院院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49.html